什麼是 Web3-0
web1.0->web3.0 的演化進程
Web 1.0 可讀互聯網
-
互聯網平臺提供內容(文字、圖片等)
-
用戶只能作爲消費者,被動的接受網站提供的內容。
Web 2.0 可讀 + 可寫的互聯網
-
在可讀的基礎上,用戶成爲內容生產者,可以在平臺上創造和傳播自己的內容(文字、圖片、視頻)
-
用戶之間也可以進行互動和交流
Web1.0 和 2.0 時期:用戶在互聯網上的行爲和操作依賴平臺儘管在 Web2.0 階段,用戶是內容生產者,但規則依舊是平臺來制定,用戶沒有自主權。
Web 3.0 可讀 + 可寫 + 可擁有的互聯網
全新的互聯網信任與協作關係:
-
用戶可以根據公私鑰的簽名與驗籤機制擁有並自主驗證數字身份
-
用戶數據在鏈上存儲,可以自主選擇是否共享、與誰共享、共享多少信息數據
-
智能合約的算法公開透明,避免暗箱操作,建立新的信任關係
-
個人感覺 web3.0 最核心的概念就是去中心化
web3.0 基本概念
Web3 一詞是由以太坊加密貨幣的聯合創始人之一 Gavin Wood 在 2014 年創造的 Web 3.0。從那時起,它就成爲一個包羅萬象的術語,用於與下一代互聯網有關的任何事物,即 “去中心化的數字基礎設施”。
與加密貨幣的運作方式類似,所有內容都必須經過網絡驗證才能被接受。在線應用程序理論上可以讓人們在沒有中間人的情況下交換信息或貨幣。Web3 互聯網也將是無需許可的,這意味着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而無需生成訪問憑證或獲得提供商的許可。
構成互聯網的數據將存儲在網絡上,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存儲在服務器上。該數據的任何更改或移動都將記錄在區塊鏈上,從而建立一個由整個網絡驗證的記錄。從理論上講,這可以防止不良行爲者濫用數據,同時建立清晰的數據去向記錄。
Web3 是那些希望網絡更安全、更分散化的人發起的第三次偉大的進化。一些人希望,通過利用區塊鏈、加密貨幣和非同質化代幣,Web3 將提供目前網絡所缺少的私密性、可擴展性和安全性。
代表: 區塊鏈、元宇宙、DAO、NFT、鏈遊
思考內容: 用戶創造、用戶所有、用戶控制、協議分配利益。
名稱解釋:
-
Web 3.0:指的移動互聯網後的下一個階段的互聯網生態,主要是通過區塊鏈等技術手段,實現去中心化的網絡形態,實現模擬真實世界感受、打破虛擬、現實邊界的互聯網;
-
區塊鏈: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結構,數據存儲在分佈式節點上,而節點就是提供算力的電腦,可以是個人電腦或服務器,皆同時具備服務端和客戶端的性質,若要修改數據需有一半以上的節點,即大大增加數據修改的難度及安全性,藉此解決人與人、人與平臺間的不信任關係;
-
以太坊(英文 Ethereum)是一個開源的有智能合約功能的公共區塊鏈平臺,通過其專用加密貨幣以太幣(Ether,簡稱 “ETH”)提供去中心化的以太虛擬機(Ethereum Virtual Machine)來處理點對點合約;
-
加密貨幣:是一種使用密碼學原理來確保交易安全及控制交易單位創造的交易媒介,並利用分佈式賬本 & 區塊鏈技術實現,基於全體共識機制(智能合約)來規範貨幣發行的數量及使用;
-
Dapp(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是一種在網絡上公開運行的軟件應用程序,他們與普通的應用程序沒有什麼區別,都擁有一樣的功能,但不同的是 Dapp 是在 P2P 網絡上運行;
-
NFT(Non-Fungible Token)非同質化代幣:用於表示數字資產(包括 jpg 和視頻剪輯形式)的唯一加密貨幣令牌,可以買賣;
-
智能合約(Smart contract ):一種旨在以信息化方式傳播、驗證或執行合同的計算機協議。智能合約允許在沒有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可信交易,這些交易可追蹤且不可逆轉;
-
Defi(Decentralized Finance)去中心化金融:以比特幣和以太幣爲代表的加密貨幣,區塊鏈和智能合約結合的產物,實現類似現實世界的金融交易、借貸、投資;
-
GameFi(遊戲化金融):或稱區塊鏈遊戲,即俗稱的 “鏈遊”,遊戲玩家可以通過玩遊戲賺取加密貨幣、NFT;亦可通過加密貨幣,兌換遊戲中的 NFT(代幣、遊戲道具、虛擬資產);
-
DAO(decentralized autonomous organization)分散式自治組織:以公開透明的電腦代碼實現的組織結構,通過智能合約所約定的規則,用算法、腳本的電腦程式執行,實現去中心化的自治組織;
-
元宇宙(Metaverse)是利用科技手段進行鏈接與創造的,與現實世界映射與交互的虛擬世界,具備新型社會體系的數字生活空間。
web3.0 去中心化的意義
Web 1.0 & 2.0 公司與用戶是一對多的關係,巨頭通過壟斷地位掌握海量資源,控制資源使用權甚至所有權,用戶權利被強勢侵佔。Web 3.0 區塊鏈項目方(公司)與用戶的關係變爲多對多,受到區塊鏈機制、礦工(資源提供者)、社區有影響力的成員、科學家、套利者等多個角色制約,權利受限,存在制衡關係。這種情況下,將不對等的關係變爲對等關係,用戶既可以是用戶,也可以作爲資源提供者或者 token 持有者,將用戶決策多元化,增強用戶財產的 “可擁有性”。
web3.0 的可擁有性
web3.0 帶來互聯網的升級
Web 1.0 PC 互聯網(信息互聯網):網絡新聞、在線搜索、電子郵件、即時通信、電子商務、彩信彩鈴、客戶端和網頁遊戲。
Web2.0 移動互聯網(信息互聯網):社交網絡、O2O 服務、手機遊戲、短視頻、網絡直播、信息流服務、應用分發和互聯網金融。
Web 3.0 (價值互聯網):新商業模式、重構分配模式、再造組織形態、重塑產業關係。
作者:共飲一杯無
來源:blog.csdn.net/qq_35427589/article/details/127403761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UOUIoIuhqdTO7z17Exn0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