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全球化初創公司背後的 30- SaaS 服務和成本
Bytebase(https://www.bytebase.com/zh)做的是一款面向全球的開源數據庫開發者工具,主要用戶是開發者和 DBA,尤其是幫助 DevOps 團隊來解決應用開發過程中涉及數據庫操作的問題 (比如 schema 變更,數據變更查詢,備份恢復等)。整個團隊目前接近 20 人,分佈在 4 個城市。因爲我們本身就是開發工具的,所以從一開始,我們對於內部的工具選型就比較在意,隨着公司的發展,也經歷了一些迭代。下文就羅列一下目前公司正在使用的 30 多款 SaaS 服務,覆蓋研發,市場,日常運營等方方面面。結尾也會附上我們目前的服務月開支,作爲參考。
研發
-
GitHub - 代碼託管
-
Linear - 項目管理
-
Neat - GitHub / Linear 消息通知
-
Sourcegraph - 代碼搜索
-
Gitpod - 雲端研發環境
-
Excalidraw - 原型圖 / 草圖
-
Figma - 設計
-
Better Uptime - 監控告警,服務狀況
-
Auth0 - 登錄
-
Render - 服務部署
-
Vercel - 服務部署
-
AWS - 服務部署
-
Cloudflare - 域名託管
-
Segment - 數據整合
-
Metabase - 儀表板
-
Paddle - 收款
-
Retool - 內部工具研發
-
Algolia - 文檔搜索
市場
-
Intercom - 客戶關係
-
Mailchimp - 郵件營銷
-
Orbit - 社區分析
-
Ahrefs - SEO 分析
-
Searchramen - SEO 分析
-
Google Analytics - 流量分析
-
Plausible - 流量分析
-
Hotjar - 用戶行爲分析
日常運營
-
Google Workspace - 企業郵箱
-
飛書 - IM,文檔,OA
-
Slack - IM
-
Grammarly - 英語寫作助手
-
OSlash - 短鏈接
-
Causal - 財務分析
-
Pulley - 股權管理
研發
GitHub
Bytebase 是一個開源項目,代碼放在 GitHub 上,結合 GitHub Action 串聯起整迭代發佈流程。而且不僅是代碼項目,我們的官網也是放在 GitHub 上的,每當有新內容提交到主幹上後,會自動觸發流程,部署網站。
Linear
GitHub 雖然本身自帶 Issue 以及相關的項目管理功能,但整體產品能力還比較欠缺。所以這塊我們是使用 Linear 來做項目管理。Linear 作爲一款專業的項目管理工具,使用體驗要好不少,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 Linear 雖然有一些和 GitHub 的集成,但還無法和 GitHub Issue 做同步,對於管理開源項目來說有點不方便。
Neat
Neat 不算一個 SaaS 服務,它是一個 Mac 本地應用提供了 GitHub 和 Linear 的消息通知功能。
Sourcegraph
GitHub 雖然自帶了搜索,但做的比較一般。所以我們是用 Sourecegraph 來搜代碼。
Gitpod
用戶可以通過我們倉庫主頁,直接在 Gitpod 上啓動一套完整的 Bytebase 研發環境。
Excalidraw
Excalidraw 是一個手繪風的在線畫板,我們用它來畫原型圖,架構圖,功能解釋圖。
Figma
管理我們的設計素材。
Better Uptime
實時監控我們的網站,如果掛了的話,會發告警。還提供一個服務狀況 dashboard,我們的在 status.bytebase.com。
Auth0
用戶需要在我們的 Hub 上註冊賬號,購買證書來激活 Bytebase 團隊版 / 企業版功能。我們用 Auth0 來實現讓用戶通過 GitHub 賬號註冊的功能。
Render
我們的 demo.bytebase.com, hub.bytebase.com 以及數據庫都是託管在 Render 上的。Render 是新一代的 Heroku,提供了 Web Service 和 PostgreSQL 數據庫,要快速搭一個 Web 應用還是很方便的。
Vercel
我們的官網 bytebase.com 是單獨放在 Vercel 的,原因是 Render 暫時還沒有香港區,導致國內訪問速度較慢。
AWS
我們自己搭建了 gitlab.bytebase.com 用於內部測試和 VCS 的集成,也用於 Demo 展示。沒有使用 Render 有 2 個原因,1 是 GitLab 當初搭的比較早,數據遷移有點麻煩。2 是 GitLab 要求的配置略高,我們目前用的 t3a.large (2C8G) 對應到 Render 上有一個不小的成本增加。
Cloudflare
Bytebase 相關域名都託管在了 Cloudflare 上,之前域名購買是在 name.com 上的,之後我們也打算統一到 Cloudflare 上來管理。
Segment
我們無論是產品還是網站會收集一些匿名的產品數據,這些數據都統一發送到 Segment,再由 Segment 統一對接下游,其中的一個下游就是 Render 上的 PostgreSQL 數據庫。
Metabase
Metabase 用於內部展示產品數據的儀表盤,而數據就是來自通過 segment 收集過來,保存在 Render 上的 PostgreSQL 數據庫。
Paddle
我們的收款渠道,當初沒有選用 Stripe,主要是考慮到 Paddle 作爲一個 Merchant of Record (MoR) 可以減少我們在稅務上要處理的問題,相應的它的佣金也比 Stripe 要貴一些。
Retool
我們用 Retool 搭建了註冊用戶展示列表,以及讓內部同學可以一鍵處理用戶退款的功能。
Algolia
用於 docs.bytebase.com 的內容搜索。
市場
Intercom
官網右下角的小氣泡,有些用戶會通過它來聯繫我們。
Mailchimp
管理我們的 newsletter 訂閱。也會發一些事務性郵件,比如當用戶試用期臨近結束時,告知用戶。
Orbit
觀察用戶在 GitHub 倉庫上的互動。
Ahrefs
用於 SEO 關鍵字調研。
Searchramen
從功能上 Ahrefs 也能覆蓋,但 Searchramen 提供了更簡單的界面,可以快速查看目前關鍵字的排位和點擊情況。
Google Analytics
用戶來源以及頁面訪問分析。
Plausible
從功能上 GA 也能覆蓋,但 Plausible 提供了更友好的界面,可以開始查看用戶來源和頁面訪問。
Hotjar
回放用戶在官網上的瀏覽行爲,通過它可以發現官網流程設計上的斷點。
日常運營
Google Workspace
幫助每一名員工配 @bytebase.com 的郵箱。因爲我們使用了不少國外 SaaS 服務,而基本每一個 SaaS 服務都會支持通過 Google 賬號登錄。另外有些文檔預期需要反覆修改時,我們也會使用 Google Docs,因爲它有一個好用的 Suggest 模式。
飛書
內部的 IM,文檔,會議,OA 這些都放在飛書上。
Slack
用於和國外客戶交流。也想過在 Slack 上建社區,但不同的 Slack 空間都要求註冊,用戶體驗不好,而且整個 Slack 的調性也更偏專業溝通。後續我們有考慮在 Discord 上面建立社區。
Grammarly
因爲工作中涉及大量英文寫作,所以購買了 Grammarly Business 版來輔助。
OSlash
從 Google 的 go/ 到新貴 Stripe 的 o/,短鏈接服務算是硅谷公司的標配,但國內知道的不多。像 Bytebase 用了那麼多的 SaaS 服務,內部也有許多的文檔,各種網頁鏈接大家很難記住,通過 OSlash 就能轉換成好記的鏈接。我們內部還建了一個短鏈接黃頁的飛書文檔,自然也是用 o/link 指向的。這個功能建議飛書的產品經理跟進一下 ^_^。
Causal
用於做財務模型分析,只要填上財務數字,稍微拖拽幾下就能做出直觀的報表模型,比 Excel 門檻低很多。
Pulley
用於管理公司股權,雖然我們不是一家美國公司,它的許多功能都用不上,但至少能幫助看清公司的 Cap table,也能完成員工的期權發放,查詢,變更等操作,員工也能方便地看到自己的期權信息。
每月花銷
研發
市場
日常運營
總共的月花銷是 $1183 換算成 RMB 是 8000。
總結
梳理完之後我自己也驚了,我們用了 30+ 的 SaaS 服務,其中不少都是業界最優秀的工具,頂尖團隊的智慧結晶,結果一個月就開支 8000 RMB。尤其是研發類服務,絕大多數都在薅免費羊毛,工程師要賺工程師的錢可真是難呀。
要說這些工具對於效率的提升,就用一些客觀數據來展現吧:
-
研發團隊 10 多人,每兩週發佈一個新版本,每一次版本有 100 ~ 150 次的新提交。
-
開發者市場團隊 3 人,內容產出每週 3 ~ 5 篇,中英文都有。另外還有技術文檔的日常更新。
-
1 名兼職的行政人事,處理除了研發和市場外的其他所有公司後臺事務 (當然我們也請了外部的財務和法律顧問)。
Bytebase 作爲一家從 Day 1 就立足全球的公司,我們也自然站在全球視角上來挑選 SaaS 服務。事實上除了飛書之外, 我們所有的 SaaS 服務商都來自海外。但飛書作爲那唯一的獨苗,起到的作用又是最核心的,支撐着整個公司的辦公協同和日常運營。也希望我們未來的列表裏也能加上其他國內公司的 SaaS 服務,這也是 Bytebase 自己努力的方向,讓將來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研發團隊,針對數據庫開發這塊,都用上 Bytebase。
我們在工具選型上也繞過一些彎路,也有一些隨着公司發展,而形成的自然演進。之後有機會的話,再分享幾個特定工具選型背後的思考。
Bytebase Bytebase 是一款開源數據庫 DevOps 工具,像 GitLab 管理代碼一樣,幫助開發者和 DBA 管理數據庫的生命週期。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eC9wvYladWevRZp8gc6a8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