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錯誤處理新思路?用左側函數和表達式
大家好,我是煎魚。
錯誤處理一直是 Go 一個很有爭議的地方,大家在該類提案上貢獻了各種各樣的想法。在五一假期期間,我也發現了一個有趣的技術提案,那就是:左側函數;還有 Go+ 的新思路。
今天就由煎魚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Go 新提案:左側函數
在現有 Go1 的錯誤處理機制下,我們一般處理錯誤都需要寫大量的 if err != nil
的邏輯。
有人笑稱 100 行裏有 50 行是以下代碼:
func main() {
x, err := foo()
if err != nil {
// handle error
}
y, err := foo()
if err != nil {
// handle error
}
z, err := foo()
if err != nil {
// handle error
}
s, err := foo()
if err != nil {
// handle error
}
}
於是在社區裏有多位小夥伴就提出了左側函數這種想法。
希望藉此來解決錯誤處理的問題,減少每次多寫的 3 行左右的代碼,實現一致的錯誤處理方法。
涉及如下提案:
-
《proposal: Go 2: errors: allow function on left hand side of assignment[1]》
-
《proposal: Alternate to try(): 1. Call func/closure from assignment and 2. break/continue/return more than one level[2]
提案中的新代碼如下:
fmt.Errof("%v, %w", a, err) := simple()
簡化寫法:
errorHandle(err) = io.Copy(w, r)
新的處理思路,就是加一層(萬能的軟件架構處理方式),用左側函數來處理所有的錯誤。
Go+:錯誤表達式
與 Go 有關係的一員:Go+,也做出了自己的《ErrWrap expressions[3]》錯誤處理方案,在前面的提案中有一定的人進行了討論,因此大家可以一起評估看看。
表達式介紹
核心的思路是對錯誤處理增加了表達式的語法機制。如下:
expr! // panic if err
expr? // return if err
expr?:defval // use defval if err
下面我們一個個展開介紹。
表達式 expr!
檢查 valN 是否爲零。如果沒有,它會恐慌。對應的 Go 代碼:
val1, val2, ..., valN1, valN := expr
if valN != nil {
panic(errors.NewFrame(valN, ...))
}
val1, val2, ..., valN1 // value of `expr!`
表達式 expr?
檢查 valN 是否爲 nil,如果不是,它將返回錯誤。對應的 Go 代碼:
val1, val2, ..., valN1, valN := expr
if valN != nil {
_ret_err = errors.NewFrame(valN, ...)
return
}
val1, val2, ..., valN1 // value of `expr?`
表達式 expr?:defval
檢查 valN 是否爲 nil。如果不是,它使用 defval 作爲 expr 的值。對應的 Go 代碼:
val1, val2 := expr
if val2 != nil {
val1 = defval
}
val1 // value of `expr?:defval`
演示代碼
具體的示例代碼:
import (
"strconv"
)
func add(x, y string) (int, error) {
return strconv.Atoi(x)? + strconv.Atoi(y)?, nil
}
func addSafe(x, y string) int {
return strconv.Atoi(x)?:0 + strconv.Atoi(y)?:0
}
println(`add("100", "23"):`, add("100", "23")!)
sum, err := add("10", "abc")
println(`add("10", "abc"):`, sum, err)
println(`addSafe("10", "abc"):`, addSafe("10", "abc"))
輸出結果:
add("100", "23"): 123
add("10", "abc"): 0 strconv.Atoi: parsing "abc": invalid syntax
===> errors stack:
main.add("10", "abc")
/Users/xsw/goplus/tutorial/15-ErrWrap/err_wrap.gop:6 strconv.Atoi(y)?
addSafe("10", "abc"): 10
基於表達式進行錯誤處理的機制優化之餘,還增加了錯誤堆棧的信息跟蹤。
總結
今天這篇文章中,我們針對 Go 現在 “焦頭爛額” 的錯誤處理機制的提案進行了討論,前有 try-catch、panic 替代等,現有左側函數、表達式等新的思路。
你覺得這幾種錯誤處理方式怎麼樣呢,可以解決不?
參考資料
[1]
proposal: Go 2: errors: allow function on left hand side of assignment: https://github.com/golang/go/issues/52416
[2]
proposal: Alternate to try(): 1. Call func/closure from assignment and 2. break/continue/return more than one level: https://github.com/golang/go/issues/3247
[3]
ErrWrap expressions: https://github.com/goplus/gop/wiki/Error-Handling
關注煎魚,獲取業內第一手消息和知識 👇
腦子進煎魚了 分享計算機基礎、Go 語言、微服務架構和系統設計;著有圖書《Go 語言編程之旅》。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ZXCBkIPnUu1Xhb7PE0U05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