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縱一橫,搭建完整數據分析體系!
大家好,我是小 z,也可以叫我阿粥~
今天給大家一個最全面的數據分析體系,涵蓋了公司級全部場景。大家可以對着參照,看自己的發力點在哪裏。
整個體系可以概括爲:一縱一橫。話不多說,上乾貨!
一縱:從效果角度看工作
問一個簡單而關鍵的問題:數據分析,到底有啥用?
答:站在業務的角度,數據分析有 6 大用處
1、目標制定:確定量化目標,分解下發目標
2、趨勢預測:預測正常走勢,提供決策參考
3、過程監控:監控業務發展,發現過程問題
4、結果覆盤:覆盤績效表現,總結成果經驗
5、原因分析:分析問題原因,探索解決方法
6、方法測試:測試優化方法,選擇更優做法
(以上部分,建議熟讀並背誦)
這六個場景,貫穿業務工作全過程,最能體現數據分析的價值。因此,當我們思考數據分析可以做什麼的時候,可以先思考這六個場景,目前的工作滿足了多少需求?還有哪些是可以做的(如下圖)?
注意:數據並非不可替代!這 6 步即使沒有數據,業務方也能做。
比如,經典的場景是:
1、目標制定,是老闆授意財務整出來的。
2、趨勢預測,是領導們拍腦袋拍出來的。
3、結果覆盤,業務自己往自個臉上貼金。
4、方法測試,壓根就不存在(老夫說是,丫就是!)
最有可能,只有過程監控,與發現問題以後的原因分析,是甩給數據分析做的。但這樣的話,工作就太被動了。不清楚目標,不清楚業務基礎走勢,不清楚方法背後業務邏輯,光看一個數字是很難分析出原因的。因此相當多數據部門退化成只能監控個數據。甚至只能提個數。
這種被動局面,是在年初定規劃的時候要盡力避免的。此時不爭,更待何時!
此時可以:
1、向大老闆開展遊說,灌輸 “全流程數據管理” 的理念,增加工作場景。
2、結合行業內成功的數字化案例,向所有人安利數據價值,擴大工作。
3、觀察每個部門的工作風格,看哪些部門容易談,能找到合作機會。
這樣做,就得認真研究企業內各部門分工情況,這就涉及到 “一橫” 概念。
一橫:從部門角度看機會
問一個簡單的問題:是否各個部門對數據重視程度一樣?
答:當然不一樣!
從部門職責上看,部門可以分爲四大類:
1、管理型。
典型如:總裁辦、戰略發展部、財務部。這些部門直接與公司最高層溝通,很多重大的發展計劃,年度 KPI 目標,經營任務,都是這些部門參與制定的。這些部門很重視數據!
因爲所有的目標、任務、計劃都得量化。他們常見的問題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以財務部尤甚。算賬算得很精明,可對於業務細節不甚瞭解。
此時,想要和這些部門交好,可以從提供基礎數據突破。在提供數據的同時,主動幫他們梳理關鍵業務流程,清晰常規的業務基線,補齊他們在業務理解上的短板。這樣能有更多機會合作。(如下圖)。
2、收入型。
典型如:銷售、投放、增長部門。這些部門負擔主要的收入任務,是業績、利潤的主要來源。但是,這些部門一般都不重視數據。能看到任務目標、完成率就差不多了。他們更喜歡看案例拆解,看操作指南,看具體做法。總之,手裏用得上的纔是好東西。
此時,想要和這些部門交好,可以從工具入手。不要整複雜的報表,而是根據看錶人關心的內容,分層級提供數據。越是基層的,給看的數據越少,最好只留關鍵 KPI。功能上,和 CRM 等工具打通,在提供數據的同時,直接提供可操作功能,這樣才受一線歡迎(如下圖)。
3、成本型。
典型如採購、研發、設計。這些部門基本都在消耗成本,很難直接見成效,萬一做不好了引發用戶討厭、產品積壓、庫存不足,還會影響銷量…… 而且,這些部門又受到銷售、營銷營銷,很難獨善其身。
這時候要區別對待:
對於採購、生產、供應這種容易產生硬損失的部門,重點做好數據滾動預測與數據監控。對於來自上游供給、下游需求、大促活動等影響因素及時收集,結合供給進度與庫存情況,預報可能存在的積壓 / 缺貨問題(如下圖)。
對於研發、設計、產品這種容易產生軟損失的部門,重點最好測試平臺和測試服務。用常規監測發現問題,用好的測試來檢驗改善效果(如下圖)。
4、混合型。
典型如營銷、運營部門。這些部門很喜歡看數據,且其工作效果,是疊加在銷售基礎上產生的,很難觀察。因此做分析的時候特別糾結。好在,他們的工作多是項目制的,可以逐個攻破。
常見的項目,包括:
1、大促活動
2、用戶洞察
3、品牌傳播
4、社羣運營
這些在之前的文章已經有很多分享,這裏就不贅述了。想洞察得深刻,想分析得到位,重點是培養業務部門的好習慣,打好數據基礎。
比如:
1、用戶標籤、商品標籤、內容標籤、渠道標籤等標籤庫的完善與維護。
2、活動標籤與活動分類信息管理,活動考覈標準記錄,事前參照組設計。
3、社羣運營、新媒體運營、短視頻帶貨、直播帶貨基礎數據收集
基礎工作做好了,事後大量數據可以分析
基礎工作沒做好,事後分析個屁……
整體安排:分階段,做出標杆項目
注意:上述的工作,在業務部門那裏是有先後順序的。
1、一般 1、2、3 月,做年度規劃的比較多
2、上半年招新人、組團隊、小規模試點多
3、重大促銷、節日活動集中在下半年
清晰了業務部門行動以後,數據部門的整體安排就很清晰了:
1、年初,以預測、目標制定、搭建體系等基礎工作爲主。
2、上半年,優先強化基礎能力,對基礎數據、測試平臺、標籤庫等工具,能強化儘量強化。
3、下半年,以重大項目爲主,做好項目支持,做好監控與覆盤,做好用戶洞察。
輸出的目標,以每個月都能有一個項目上線 / 更新爲目標。這樣每個季度的季報容易寫,來年年度總結也就不糾結了(如下圖)。
以上,就是數據部門規劃的整體思路。當然每個企業具體情況不同。同學們可以量體裁衣,根據自己面對具體情況做調整。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wi_YneT7E7fgPhOnWUNFa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