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計算的 100 個術語
本文編譯自 Open Glossary of Edge Computing,轉載自 SDNLAB。
3G、4G、5G
第三代、第四代和第五代蜂窩技術。簡單來說,3G 代表智能手機及其移動網絡瀏覽器的引入;4G 是當前一代的蜂窩技術,爲移動設備提供真正的寬帶互聯網接入;5G 蜂窩技術將爲蜂窩系統提供巨大的帶寬並減少延遲,支持從智能手機到自動駕駛汽車和大規模物聯網的一系列設備。邊緣計算被認爲是 5G 的關鍵組成部分。
接入邊緣(Access Edge)
最接近物理最後一公里網絡的服務提供商邊緣的子層,RAN 或電纜頭端零跳或一跳。例如,部署在蜂窩網絡站點的邊緣數據中心。接入邊緣層充當服務提供商邊緣的前線,通常連接到層次結構上游的區域邊緣層。接入邊緣的邊緣計算由位於前端和中端站點的高度分佈式服務器級基礎設施組成,例如蜂窩塔、電纜配電廠、聚合和預聚合集線器、中央辦公室以及其他網絡接入設備如蜂窩無線基站,以及 xDSL 和 xPON 設備。接入邊緣數據中心通常屬於微模塊類型,易於部署和獨立運行。由於需要支持超低延遲工作負載,包括那些需要可預測連接到最後一公里網絡的工作負載,接入邊緣設施通常位於無線電頭端或電纜頭端 15 公里範圍內,最適合用於延遲在 1ms - 30ms 範圍內。
接入網
將用戶和設備連接到其本地服務提供商的網絡。它與核心網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核心網將服務提供商彼此連接起來,接入網直接連接到基礎設施的邊緣。
聚合邊緣
服務提供商層邊緣距離接入邊緣只有一跳的距離。可以作爲單個位置的中型數據中心存在,也可以由多個互連的微型數據中心組成,以在區域邊緣和接入邊緣之間形成分層拓撲,以實現更好的協作、工作負載故障轉移和可擴展性。
基站
RAN(無線接入網絡)中的一種網元,負責在一個或多個小區內向用戶設備發送和接收無線電信號。基站可以採用集成天線,也可以通過饋線電纜連接到天線陣列。採用專業的數字信號處理和網絡功能硬件。在現代 RAN 架構中,爲了靈活性、成本和性能,基站可能被拆分爲多個功能塊在軟件中運行。
基帶單元 (BBU)
一種負責基帶無線電信號處理的基站組件。採用專門的硬件進行數字信號處理。在 C-RAN 架構中,BBU 的功能可以作爲 VNF 在軟件中運行。
中央辦公室 (CO)
特定地理區域內的電信基礎設施聚合點。物理上爲存放電信基礎設施設備而設計,但通常不適合容納邊緣數據中心規模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因爲它們的地板、供暖、製冷、通風、滅火和電力輸送系統不足。在這種情況下,當硬件是專門爲邊緣情況設計的,它可以應付中央辦事處的物理限制。
中央辦公室重新設計爲數據中心 (CORD)
在中央辦公室內部署數據中心級計算和數據存儲能力。
集中式數據中心
一種大型的、通常是超大規模的物理結構和邏輯實體,其中包含大型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由於其規模,這些資源通常由許多租戶同時使用。與大多數用戶有很大的地理距離,通常用於雲計算。
雲計算
一種提供按需訪問共享計算資源池的系統,包括網絡、存儲和計算服務。通常使用少量大型集中式數據中心和區域數據中心。
雲原生網絡功能 (CNF)
雲原生網絡功能 (CNF) 是實現網絡功能的雲原生應用程序。CNF 由一個或多個微服務組成,使用雲原生原則開發,包括不可變基礎設施、聲明性 API 和 “可重複部署過程”。
舉一個簡單的 CNF 例子,數據包過濾器,它將單個網絡功能作爲微服務。防火牆也是一個例子,它可以由多個微服務組成(例如加密、解密、訪問列表、數據包檢查等)。
雲節點
計算節點,例如單個服務器或其他一組計算資源,作爲雲計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運行。通常位於集中式數據中心內。
Cloud RAN (C-RAN)
RAN 的演進,允許將無線基站的功能分爲兩個組件:射頻拉遠頭 (RRH) 和集中式 BBU。C-RAN 不要求在每個蜂窩無線電天線上都安裝 BBU,而是允許 BBU 在與發射塔一定距離的聚合點上工作,該聚合點通常稱爲 [分佈式天線系統 (DAS) 集線器] 。將多個 BBU 放在一個聚合設施中可以提高基礎設施效率,並更好地向 Cloud RAN 演進。在 C-RAN 架構中,由傳統基站執行的任務通常作爲 VNF 在通用計算硬件上的基礎設施邊緣微數據中心上執行。這些任務必須以高性能和儘可能低的延遲執行,需要在蜂窩網絡站點上使用基礎設施邊緣計算來支持它們。
雲服務提供商 (CSP)
由集中式和區域性數據中心組成的大型雲資源運營組織。最常用於公有云環境中。也可以稱爲雲服務運營商 (CSO)。
Cloudlet
在學術界,該術語指的是基礎設施邊緣的移動增強的公有或私有云,由卡內基梅隆大學的 Mahadev Satyanarayanan 推廣。與邊緣雲同義。它還可以與邊緣數據中心和邊緣節點互換使用。在 3 層計算架構中,術語 “cloudlet” 是指中間層(Tier 2),Tier 1 是雲,Tier 3 是智能手機、可穿戴設備、智能傳感器等。
託管(Colocation)
將由不同方擁有或操作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基礎設施部署在同一物理位置的過程。與共享基礎設施不同的是,託管不要求邊緣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擁有多個租戶或用戶。
計算卸載(Computational Offloading)
一種邊緣計算用例,其中任務從邊緣設備卸載到基礎設施邊緣以進行遠程處理。例如,計算卸載通過將計算卸載到基礎設施邊緣來尋求移動設備的性能改進和節能,目標是最大限度地減少任務執行延遲和移動設備能耗。計算卸載還支持新類型的移動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需要的計算能力和存儲容量超過了設備本身的能力。在其他情況下,爲了提高性能,可以將工作負載從集中式數據中心轉移到邊緣數據中心。該術語在文獻中也被稱爲雲卸載和網絡覓食。
計算卸載也使新類型的移動應用成爲可能,這些應用需要的計算能力和存儲容量超過了設備本身的能力 (例如,無繩虛擬現實)。在其他情況下,爲了提高性能,可以將工作負載從集中式數據中心轉移到邊緣數據中心。這個術語也被稱爲 cloud offload 或 cyber foraging。
內容分發網絡 (CDN)
一種分佈在整個網絡中的分佈式系統,將內容(例如流媒體視頻)放置在離用戶更近的位置。CDN 是構建在現有網絡基礎之上的智能虛擬網絡,依靠部署在各地的邊緣服務器,通過中心平臺的負載均衡、內容分發、調度等功能模塊,使用戶就近獲取所需內容,降低網絡擁塞,提高用戶訪問響應速度和命中率。當使用基礎設施邊緣計算時,CDN 節點在邊緣數據中心的軟件中運行。
核心網
服務提供商網絡層,它將接入網和接入網上的設備連接到其他網絡運營商和服務提供商,這樣數據就可以在互聯網或其他網絡之間傳輸。距離基礎設施邊緣計算資源可能有多個躍點。
CPE(Customer-Premises Equipment)
一種接收移動信號並以無線 WIFI 信號轉發出來的移動信號接入設備,例如有線網絡調制解調器,它允許網絡服務的用戶連接到服務提供商的接入網中。通常是從基礎設施邊緣計算資源向終端用戶的一跳。
數據中心
可容納多個高性能計算和數據存儲節點的結構,將大量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集中在一個位置。在某些情況下也可能指計算和數據存儲節點。集中式數據中心、區域數據中心和邊緣數據中心的規模各不相同。
Data Gravity
數據不能在網絡上自由移動,並且隨着數據量和網絡端點之間距離的增加,這樣做的成本和難度也會增加,應用程序將傾向於數據所在的位置。
Data Ingest
爲存儲和後續處理而接收大量數據的過程。例如,邊緣數據中心爲視頻監控網絡存儲了大量的視頻,然後必須對這些視頻進行處理以識別相關人員。
Data Reduction
在數據的產生者和最終接收者之間使用一箇中間點來智能地減少傳輸的數據量,同時又不丟失數據的含義的過程。一個例子是智能重複數據刪除系統。
數據主權
數據受其所在國家、州、行業的法律法規或管理其使用和移動的適用法律框架的約束的概念。
設備邊緣(Device Edge)
最後一公里網絡的設備端或用戶端的邊緣計算能力。通常依賴於現場的網關或類似設備來收集和處理來自設備的數據。可能還會使用用戶設備 (如智能手機、筆記本電腦和傳感器) 有限的備用計算和數據存儲能力來處理邊緣計算工作負載。與基礎設施邊緣不同,因爲它使用設備資源。
設備邊緣雲(Device Edge Cloud)
邊緣雲概念的擴展,其中某些工作負載可以在設備邊緣可用的資源上運行。通常不提供類似雲的彈性分配資源,但對於零延遲工作負載來說可能是最佳選擇。
分佈式天線系統 (DAS) 集線器
用作許多無線電通信設備的聚合點的位置,通常用於支持蜂窩網絡。可能包含或直接連接到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
邊緣雲
位於基礎設施邊緣的類雲功能,包括從用戶角度訪問彈性分配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通常作爲集中式公有或私有云的無縫擴展運行,由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微型數據中心構建。有時也稱爲分佈式邊緣雲。
邊緣計算
邊緣計算,是指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一側,採用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爲一體的開放平臺,就近提供最近端服務。通過縮短設備與爲其服務的雲資源之間的距離,並減少網絡跳數,邊緣計算緩解了當今互聯網的延遲和帶寬限制,從而迎來了新的應用類別。邊緣計算處於物理實體和工業連接之間,或處於物理實體的頂端。而云端計算,仍然可以訪問邊緣計算的歷史數據。
邊緣數據中心
與傳統的集中式數據中心相比,邊緣數據中心能夠儘可能靠近網絡邊緣的地方。儘管單獨使用規模較小,但能夠執行與集中式數據中心相同的功能。由於高度分佈式的物理位置產生的獨特約束,邊緣數據中心通常採用自主操作、多租戶、分佈式和本地彈性以及開放標準。邊緣指的是這些數據中心通常部署的位置。它們的規模可以定義爲微型,容量從 50 到 150 kW+ 不等。多個邊緣數據中心可以互連,以在本地區域內提供容量增強、故障緩解和工作負載遷移,作爲虛擬數據中心運行。
Edge Exchange
發生在邊緣數據中心的 Pre-internet traffic exchange,通常在接入邊緣處或附近。此功能通常在邊緣數據中心的 Edge Meet Me Room 中執行,並且如果邊緣交換處不存在目標位置,則可以與傳統的集中式互聯網交換點以補充或分層方式運行。與區域或集中式互聯網交換相比,邊緣交換可用於改善端到端應用程序延遲。
** Edge Meet Me Room**
邊緣數據中心內的一個區域,租戶和電信提供商可以在該區域中相互互連以及與其他邊緣數據中心互連,其方式與在 MMR 中的方式相同。
邊緣網絡結構(Edge Network Fabric)
網絡互連繫統,通常是暗光纖或亮光纖,在基礎設施邊緣數據中心和潛在的其他本地基礎設施之間提供連接。這些網絡由於其規模和運行位置通常跨越位於市中心的不同地理區域,可以被視爲城域網。
邊緣節點
一種計算節點,例如單個服務器或一組計算資源,作爲邊緣計算基礎設施的一部分運行。通常位於運行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內,因此比集中式數據中心中的雲節點在物理上更接近其目標用戶。
邊緣增強應用(Edge-Enhanced Application)
一種能夠在集中式數據中心運行的應用程序,但在使用邊緣計算運行時有性能 (通常是在延遲方面) 或功能優勢。這些應用程序可以改編自集中式數據中心的現有應用程序,或者可能不需要更改。
邊緣原生應用(Edge-Native Application)
原生構建的利用邊緣計算能力的應用程序。邊緣原生應用程序利用雲原生原則,同時考慮到邊緣在資源限制、安全性、延遲和自主性等領域的獨特特徵。邊緣原生應用程序以利用雲並與上游資源協同工作的方式開發。
霧計算
一種早期的邊緣計算概念,它規定了計算和數據存儲資源以及應用程序及其數據位於用戶和雲之間的最佳位置,目標是提高性能和冗餘。霧計算一詞最初是由思科創造的,作爲邊緣計算的替代品,但如今已被棄用。
網關設備
用戶邊緣上的設備,用作其他本地設備的管道,目的是聚合和促進現場設備的數據傳輸,其中許多設備是電池供電的,可以在低功耗狀態下長時間運行。網關連接到這些設備並收集數據以轉發到本地數據中心或通過最後一公里網絡進行傳輸。
硬實時(Hard Real Time)
與需要確定性響應的用例或應用程序相關,其中消息必須按時並以可預測的方式到達,否則可能導致嚴重或危及生命的故障。PLC、RTU 和 ECU 等資源多年來一直用於工業過程控制、機械、飛機、車輛和無人機,需要實時操作系統 (RTOS) 和專用的固定功能邏輯。硬實時功能的例子包括控制工業車牀、應用車輛制動器或展開車輛安全氣囊;這些功能普遍在用戶邊緣執行,因爲無論該連接的速度和可靠性如何,它們都不能依賴對最後一公里網絡的控制。
基礎設施邊緣(Infrastructure Edge)
目前被 LF Edge 分類中的服務提供商邊緣(Service Provider Edge)一詞所取代,基礎設施邊緣原本指的是計算能力,通常以一個或多個邊緣數據中心的形式,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絡的運營商一側。位於基礎設施邊緣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允許像雲一樣的能力,如資源的彈性分配,但是,由於與集中式或區域性數據中心相比,用戶具有更高的局部性,因此具有更低的延遲和更低的數據傳輸成本。
互連
通常通過光纖電纜將一方的網絡連接到另一方的網絡,例如在互聯網對等點、MMR。該術語還可以指兩個數據中心之間或數據中心內的租戶之間的連接,例如 Edge Meet Me Room。
互聯網邊緣
基礎設施邊緣內的一個子層,基礎設施邊緣和互聯網之間發生互連。包含 Edge Meet Me Room 和其他設備,用於提供這種高性能水平的互連。
互聯網交換點(IXP)
不同電信運營商之間爲連通各自網絡而建立的集中交換平臺,IXP 是爲促進互聯網骨幹網的網間互聯和公平競爭而設置的運營商間進行數據網際交換的機構 是爲互聯網業者提供空間進行網絡互連、交換流量和資源的服務場所。互聯網邊緣可能經常連接到 IXP。
物聯網邊緣(IoT Edge)
智能設備邊緣的一個子集,由針對物聯網用例的 headless(即在常規操作中沒有用戶界面)計算資源組成。
IP 聚合
利用基礎設施邊緣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儘可能早地分離和路由從蜂窩網絡 RAN 接收到的網絡數據。如果不使用 IP 聚合,這些數據可能需要通過更長的路徑到達本地 CO 或其他聚合點,然後才能路由到 Internet 或其他網絡。爲用戶改進蜂窩網絡的 QoS。
抖動
在一段時間內觀察到的網絡數據傳輸延遲的變化。在整個測量週期內,從最低到最高的觀測延遲值,以毫秒爲單位進行測量。實時應用程序(如 VoIP、自動駕駛和在線遊戲)的一個關鍵指標。
最後一公里
電信網絡中連接服務提供商和客戶的部分。客戶與基礎設施之間的連接類型和距離決定了客戶可用的性能和服務。最後一公里是接入網的一部分,也是服務提供商控制範圍內離用戶最近的網段。
延遲
在網絡數據傳輸的環境中,一個數據單位(通常是幀或數據包)從原始設備傳輸到目的地所花費的時間。在兩個或多個端點之間的單個或重複時間點以毫秒爲單位進行測量。優化現代應用程序用戶體驗的關鍵指標。與抖動不同,抖動是指延遲隨時間的變化。有時表示爲往返時間 (RTT)。
延遲關鍵型應用
如果延遲超過一定的閾值,應用程序將無法正常運行或功能崩潰。延遲關鍵應用程序通常負責實時任務,例如支持自動駕駛汽車或控制機器對機器的進程。與延遲敏感型應用不同,超過響應延遲需求通常會導致應用程序失敗。
延遲敏感型應用
減少延遲可以提高性能,但如果延遲高於預期,應用仍然可以運行。與延遲關鍵型應用不同,超過延遲目標通常不會導致應用程序故障,但可能會導致用戶體驗下降。例如圖像處理和批量數據傳輸。
Local Breakout
將 internet-bound 流量放到邊緣網絡節點 (如邊緣數據中心) 的 internet 上的能力,而不需要流量通過更長的路徑返回聚集的、更集中的設施。
位置感知
使用 RAN 數據和其他可用數據源以高精度確定用戶的位置以及他們在不久的將來可能的位置,以實現工作負載遷移以確保最佳應用程序性能。
基於位置的節點選擇(Location-Based Node Selection)
一種基於節點的物理位置相對於設備的物理位置來選擇運行工作負載的最佳邊緣節點的方法,目的是提高應用程序工作負載的性能。工作負載編排的一部分。
管理和編排 (MANO)
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這是邊緣設備和邊緣應用程序在其整個生命週期內的管理和編排,包括配置、監控、更新、操作和保護應用程序和數據。不同的邊緣層需要類似的原則,但通常依賴於不同的工具集,這是由於固有的技術權衡,如可用計算佔用空間、失去最後一公里連接期間的自主性、正常運行時間需求、時間緊迫性等。
微模塊數據中心 (MMDC)
模塊化數據中心是指以較小規模應用模塊化數據中心概念的數據中心,容量通常爲 50 至 150 kW。採用多種可能的形式,包括機架式機櫃,可根據需要在室內或室外部署。與大型模塊化數據中心一樣,微模塊數據中心能夠與其他數據中心組合以增加區域內的可用資源。
Mixed-Criticality 工作負載整合
將硬實時或延遲和安全關鍵型工作負載與軟實時和延遲敏感型工作負載(例如通用邊緣基礎設施上的 AI/ML 模型)整合在一起的做法。
移動邊緣
基礎設施邊緣、設備邊緣和網絡切片功能的組合,經過調整以支持特定用例,例如實時自動駕駛汽車控制、自動駕駛汽車尋路和車載娛樂。此類應用程序通常結合了對高帶寬、低延遲和無縫可靠性的需求。
移動網絡運營商 (MNO)
蜂窩網絡的運營商,通常負責網絡部署和有效運行所需的物理資產,例如 RAN 設備和網絡站點。與 MVNO 不同,MNO 負責物理網絡資產。可能包括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這些邊緣數據中心位於或連接到這些資產下的蜂窩站點。通常也是一個服務提供商,提供對其他網絡和互聯網的訪問。
移動虛擬網絡運營商 (MVNO)
一種類似於 MNO 的服務提供商,區別在於 MVNO 不擁有或不經常運營自己的蜂窩網絡基礎設施。儘管他們不會擁有部署在連接到他們可能正在使用的蜂窩站點的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但 MVNO 可能是該邊緣數據中心內的租戶。
模塊化數據中心 (MDC)
一種爲可移植性而設計的數據中心部署方法。高性能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功能安裝在便攜式結構中,然後可以運輸到需要的地方。這些數據中心可以與現有數據中心或其他模塊化數據中心相結合,以根據需要增加可用的本地資源。
多接入邊緣計算 (MEC)
由 ETSI 贊助的開放應用程序框架,支持與 RAN 緊密耦合的服務開發。MEC 於 2014 年正式提出,旨在通過標準化的軟件平臺、API 和編程模型來增強 4G 和 5G 無線基站,以便在無線網絡邊緣構建和部署應用程序。MEC 允許部署無線感知視頻優化等服務,利用緩存、緩衝和實時轉碼來減少蜂窩網絡的擁塞並改善用戶體驗。MEC 最初被稱爲移動邊緣計算,2016 年更名爲多接入邊緣計算,以強調他們將 MEC 擴展到蜂窩之外的其他接入技術的雄心。利用部署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
近實時(Near Real Time)
受益於離散的低延遲時序的應用程序或用例,但對低延遲而非硬實時的時序有一定的容忍度。
網絡功能虛擬化 (NFV)
一種對於網絡架構(network architecture)的概念,利用虛擬化技術,將網絡節點階層的功能,分割成幾個功能區塊,分別以軟件方式實現,不再拘限於硬件架構。使用行業標準虛擬化和雲計算技術,將網絡功能從專有硬件設備中的嵌入式服務遷移到運行在標準 x86 和 ARM 服務器上的基於軟件的 VNF。在許多情況下,NFV 處理和數據存儲將發生在直接連接到基礎設施邊緣的本地蜂窩站點的邊緣數據中心。
網絡躍點
在網絡中傳輸數據時發生路由或交換的點。減少用戶和應用程序之間的網絡躍點數是邊緣計算的主要性能目標之一。
東西南北數據流
指跨邊緣的數據流進出集中式雲數據中心連續體的方向性。北向是指數據流向 “上游”,例如從部署在用戶邊緣的資源到部署在服務提供商邊緣和集中雲的資源;而南向是指數據流向相反的方向。東向和西向數據流是指在整個連續體中相同 / 相似位置的資源對等體之間的相互通信。
本地數據中心邊緣(On-Premises Data Center Edge)
用戶邊緣的一個子類別,由位於最終用戶運營的建築物內或附近的服務器級計算基礎設施組成,例如辦公室和工廠。這些位置的 IT 設備位於傳統的私有數據中心和模塊化數據中心 (MDC) 中。這些資源在可用空間、電力和冷卻的範圍內具有適度的可擴展性。用於安全和 MANO 的工具與雲數據中心中使用的工具類似。
** OTT(Over-the-Top Service Provider)**
不擁有或運營底層網絡的應用程序或服務提供商,在某些情況下是數據中心以及將其應用程序或服務交付給用戶所需的基礎設施。流媒體視頻服務和 MVNO 是當今非常普遍的 OTT 服務提供商的例子。通常是數據中心租戶。
Perishable Data
如果在某一時刻採取行動,這些數據是最有價值的,一旦處理可能會被丟棄,以降低通過最後一英里網絡的連接成本。通過在本地處理來自傳感器的數據,然後只向服務提供商邊緣或雲發送相關信息,而不是原始數據流,應用程序和連接性可以得到優化。
存在點 (PoP)
網絡基礎設施中的一個點,服務提供商允許用戶或合作伙伴連接到他們的網絡。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如果 IXP 不在本地區域內,在許多情況下,PoP 將在 edge meet me room 內。邊緣數據中心將連接到 PoP,然後再連接到 IXP。
QoE
QoS 原則的高級使用,對應用程序和網絡性能進行更詳細和細緻的測量,目標是進一步改善應用程序和網絡的用戶體驗。也指能夠主動測量性能並根據需要調整配置或負載平衡的系統,因此可以被視爲工作負載編排的一個組件。
QoS
衡量網絡和數據中心基礎設施服務特定應用程序(通常是針對特定用戶)的指標。吞吐量、延遲和抖動都是關鍵的 QoS 測量指標,邊緣計算旨在爲許多不同類型的應用程序改進,從實時到批量數據傳輸用例。
無線接入網 (RAN)
接入網絡的一種無線變體,通常指的是蜂窩網絡,例如 3G、4G 或 5G。5G RAN 將利用 NFV 和 C-RAN,在基礎設施邊緣的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提供支持。
實時(Real Time)
受益於或需要離散、低延遲時間的應用程序或用例。
區域數據中心
位於集中式數據中心和微模塊數據中心之間的數據中心,已建成足夠的規模,並且位置便利,可服務於整個區域。物理上比 Access Edge 更遠離最終用戶和設備,但比集中式數據中心更靠近他們。在某些情況下也稱爲都市數據中心。傳統雲計算的一部分。
區域邊緣
服務提供商邊緣的一個子類別,由位於區域數據中心的服務器級基礎設施組成,這些數據中心也往往用作主要的對等站點。區域邊緣數據中心能夠支持 30 毫秒 - 100 毫秒範圍內延遲的邊緣工作負載。
Resource Constrained Device
設備邊緣的一個子類別,指位於最後一公里網絡的設備邊緣側的設備,這些設備通常由電池供電,並且可以在省電模式下長時間運行。這些設備通常在本地連接到網關設備,網關設備反過來傳輸和接收由本地網絡以外的源生成的數據,並將數據定向到網關設備,例如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運行的數據分析應用程序。
服務提供商
爲客戶提供網絡接入的組織,其目標通常是通過 “最後一公里” 網絡爲客戶提供互聯網接入。客戶通常會通過光纖電纜或無線蜂窩調制解調器從用戶邊緣的最後一公里連接到服務提供商的接入網。
服務提供商邊緣
LF Edge 分類中的兩個主要邊緣層之一,用於指定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絡的服務提供商端的邊緣計算能力。服務提供商邊緣由放置在大都市地區服務提供商網絡附近或支持服務提供商網絡的 IT 設備組成,並涵蓋接入網絡和最近的互聯網交換 (IX) 點之間的物理地理位置。服務提供商邊緣進一步細分爲接入邊緣和區域邊緣,通常能夠以低於 100 毫秒的延遲提供邊緣計算。最初被稱爲基礎設施邊緣。
共享基礎設施
多方使用單個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例如兩個組織各自使用單個邊緣數據中心的一半,這與各方擁有自己的基礎設施的不同。
智能設備邊緣
用戶邊緣的一個子類別,由位於物理安全數據中心之外的計算硬件組成,但仍能夠支持用於雲原生軟件開發的虛擬化和 / 或容器化技術。這些資源涵蓋消費級移動設備、 PC 以及物聯網設備。雖然這些設備能夠進行通用計算,但由於成本、電池壽命、外形尺寸和堅固性(熱和物理)等各種原因受到性能限制,因此與上游數據中的資源相比,處理可擴展性存在實際限制。這些系統越來越趨向於以圖形處理單元 (GPU) 或現場可編程門陣列 (FPGA) 的形式進行協同處理,以加速分析。智能設備邊緣的資源可以作爲單獨的設備進行部署和使用(例如,工廠車間的智能手機或物聯網網關),也可以嵌入到分佈式、獨立的系統中,例如聯網 / 自動駕駛汽車、信息亭、油井和風力渦輪機。
Soft PLC
一種虛擬化可編程邏輯控制器 (PLC),可以與其他虛擬化或容器化應用程序一起整合到通用基礎設施中,以用於並行運行的數據管理、安全和分析應用程序,並與更高的邊緣層進行交互。
軟實時(Soft Real Time)
與延遲敏感的應用程序相關聯,例如視頻流,其中應用程序依賴低延遲網絡來提供良好的用戶體驗,但網絡故障或延遲不會導致嚴重或可能危及生命的故障。爲了方便和規模經濟,通常從服務提供商邊緣交付具有軟實時要求的應用程序。
吞吐量
在網絡數據傳輸環境中,每秒能夠在兩個或多個端點之間傳輸的數據量。以每秒比特數來衡量,通常根據需要以兆比特或千兆比特爲單位。儘管應用程序通常需要最小的吞吐量水平才能正常運行,但在此延遲之後,通常會限制應用程序和損害用戶體驗。
** Thick Compute**
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是指通常位於智能設備邊緣和本地數據中心邊緣的高端網關和服務器級計算。可以部署在安全數據中心內部或外部。
Thin Compute
在邊緣計算的背景下,指的是網關、集線器和路由器形式的更受限制的邊緣計算資源,它們只有最小的處理能力,通常與其他更強大的(Thick Compute)設備結合使用來執行計算。智能設備邊緣的一部分,通常部署在物理安全數據中心之外。
Tiny ML
在基於微控制器的設備中部署功能有限的機器學習 (ML) 推理模型,通常在受限設備邊緣。需要高度專業化的工具集來容納可用的處理資源。例如 ML 模型,它使智能揚聲器能夠在服務器進一步處理後續語音交互之前在本地識別喚醒詞(例如 “Hey Siri”)。
流量卸載
將通常傳輸效率低下的數據(例如通過長距離、擁塞或高成本網絡)重新路由到替代的、更本地的目的地(例如,CDN 緩存)或更低成本或更高效的網絡的過程。Local Breakout 是使用邊緣計算進行流量卸載的一個例子。
Truck Roll
在邊緣計算的環境中,將人員派遣到邊緣計算位置(例如邊緣數據中心)的行爲,通常是爲了解決或排除檢測到的問題。這些地點通常偏遠,大部分時間都是遠程操作,沒有現場人員。這使得上門服務的其他實際考慮成本成爲邊緣計算運營商的潛在關注點。
用戶邊緣
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絡用戶側的邊緣計算能力,也稱爲設備邊緣。LF Edge 分類中的兩個主要邊緣層之一,由服務器、存儲和網絡以及設備組成,部署在最後一公里網絡的下游側。用戶邊緣資源與物理世界中的最終用戶和流程相鄰,涵蓋範圍廣泛的設備類型,包括網關、服務器和最終用戶設備。用戶邊緣上的工作負載通常與服務提供商邊緣上的資源一起工作,但能夠實現較低的延遲並節省帶寬,處理數據無需數據通過最後一公里的網絡。與服務提供商邊緣相比,用戶邊緣代表了高度多樣化的資源組合。用戶邊緣包含本地數據中心邊緣、智能設備邊緣和受限設備邊緣。
V2X
V2I 的超集,指的是類似 V2I 的技術,它使得車與車、車與基站、基站與基站之間能夠通信。從而獲得實時路況、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從而提高駕駛安全性、減少擁堵、提高交通效率、提供車載娛樂信息等。
V2I
用於連接或自動駕駛汽車的技術集合,用於連接到其支持的基礎設施,如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運行的機器視覺和路徑查找應用程序。通常使用更新的蜂窩通信技術,如 5G 或 Wi-Fi 6 作爲接入網絡。
虛擬數據中心
由多個物理邊緣數據中心構建的虛擬實體,從外部可以將它們視爲一個實體。在虛擬數據中心內,可以根據負載平衡、故障轉移或運營商偏好,根據需要將工作負載智能地放置在特定的邊緣數據中心或可用區內。在這種配置中,邊緣數據中心通過低延遲網絡互連,旨在創建冗餘和彈性的邊緣計算基礎設施。
虛擬化網絡功能 (VNF)
一種基於軟件的網絡功能,在通用計算資源上運行,NFV 使用它來代替專用的物理設備。在許多情況下,多個 VNF 將在基礎設施邊緣的邊緣數據中心上運行。
工作負載編排
一種智能系統,可動態確定要在計算、數據存儲和網絡資源範圍內處理的應用程序工作負載的最佳位置、時間和優先級,從集中式和區域數據中心到基礎設施邊緣和設備邊緣的可用資源。工作負載可以被標記爲特定的性能和成本需求,這決定了它們將在哪裏運行。
Haul
兩個或多個網絡或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的高速互連。
原文鏈接:https://stateoftheedge.com/projects/glossary/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vaUlPtO1BY5OqctzbP1F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