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訂單拆單規則

 導讀:電商業務中,多場景下的複雜業務流程往往通過訂單來記錄業務的發生。訂單的拆單規則需要適配不同條件的細分場景。本文通過個人項目覆盤,以文字與流程圖的形式,描述清楚訂單(銷售訂單)的拆單與合併規則。”

01 概述

1.1 什麼是拆單: 在網上購買商品下單成功後,過一段時間再次瀏覽時,有時會發現你的訂單會變成兩個或多個,這就是系統做了拆單而導致的。
●拆單,就是將一個大的訂單依據某些規則的集合,將其分解成兩個或多個子訂單的過程,原來的訂單稱之爲父訂單。

1.2 爲什麼拆單:

‍‍‍‍不同商品需要針對特性、賣家、發貨地等,有不同的處理方式,因此需要拆單;
●可以通過拆單解決用戶在前臺下單時商品庫存數量不足的情況;

‍‍‍‍

1.3 拆單的場景:

●倉庫管理:訂單量根據算法合理分配給多個倉儲中心。
●訂單管理:根據訂單的種類、重量、尺寸等信息進行分類和分配。
●產品品類管理:在銷售旺季,電商企業需要對各類產品進行分類和集中處理,降本增效。
●配送管理:訂單聚合發貨,降低物流配送成本。
●財務維度:不同商家在財務上是獨立的,因此不能作爲同一個父訂單進行結算。例如,用戶在購物車中同時選擇了平臺自營的商品和第三方商家的商品,這兩部分商品就需要拆分成兩個父訂單進行分別結算。
●物流維度:由於商品體積、數量、存儲條件、倉庫位置以及供應商等因素的不同,很多情況下需要將一個父訂單拆分成多個子訂單進行發貨。例如,冰箱由於體積大、重量重,通常需要獨立成單。
●商品溫控屬性不同:對於生鮮電商而言,同一個倉庫可能包含常溫倉、冷藏倉、冷凍倉,存儲着不同的商品,商品的揀貨、包裝等都有不同的要求,所以需要進行拆單。
●大件商品拆單:大件商品與普通商品不同,它在倉庫的存儲位置、揀貨方式、包裝、運輸都有所區別,所以大件商品需要每一件都拆單。
●根據庫存拆單:針對缺貨商品進行的拆單,即有庫存的一單,無庫存的一單,如果是二級訂單,則父訂單相同,子訂單衍生出子訂單。
●線下門店商品不拆單:如果是線下門店購買商品,則不需要拆單。
●組合商品不能拆單:在促銷活動中,有時會有一些大禮包等商品的組合銷售,即多個商品經過倉庫的組合包裝後出庫,所以針對此類商品不能拆單。

1.4 什麼時候拆單:

拆單的時點要在 “訂單支付成功” 後進行,且需要前端訂單已經流轉到後端生產庫,在訂單中心進行處理。
○如果購物車不能合併支付時,在購物車中便拆分爲幾個訂單,這時的拆單可以定義爲一次拆單,也可以歸屬於購物流程,因爲用戶不提交就不會生成訂單號,不會保存各個訂單的數據。
○在用戶支付成功後,各個訂單同樣是要向後臺流轉,經過拆單服務的處理纔可以繼續進行下面的生產。
●在前面討論拆單場景時提到一種缺貨拆單,這種場景的拆單是在用戶下單支付成功後,訂單有可能已經拆分爲不同的子訂單,但因某種原因倉庫無貨而導致的拆單。這時拆單的時點是靈活的,一般是在客服系統中,根據用戶的反饋確定是否拆單的。
●注:缺貨是影響用戶體驗的,但是缺貨是始終客觀存在的。

圖片

1.5 拆單的原則:

1,原則 1:最小拆單原則,即能拆兩單,不能拆成三單,因爲多拆一單不僅是單據數量的增加,它會增加系統的複雜度,降低用戶體驗,加大倉庫作業量,增加運費費用等。

原則 2:最快送達原則,拆分出的子訂單要快速生產,快速送達,這個是增加用戶體驗的最好辦法。但是快速送達,依賴於倉儲物流的佈局,這個在多倉可以發送到一個城市時尤爲重要。

02 訂單拆單規則

圖片

1,交易主體: 這裏的交易主體指平臺上各個商家,他們都會與消費者發生各種交易行爲。因此,對於前臺還是後臺拆單,分爲兩大類拆單方式:

a **不同交易主體拆單(前臺拆分訂單)**

b **單一交易主體拆單(後臺拆分發貨單)**

2,前臺: 淘寶、京東、餓了麼、美團外賣等前臺銷售平臺;

3,後臺: 支撐前臺的各種系統的統稱,核心拆單部分在倉儲相關環節。

2.1 不同交易主體的拆單(前臺拆分訂單):

消費者與不同的交易主體發生交易時,不同的交易主體生成不同的訂單,每個交易主體都有一個獨立的訂單號。此時,每個訂單都會對應一個發貨單(可以理解爲物流單,但不一定是你收到快遞的物流單號),即對應關係爲 1:1。

●不同交易主體拆單時,直接體現在了前臺展現不同的訂單,所以這裏稱之爲 “前臺拆分訂單”;而前臺拆單又分了兩種拆分方式:

○ a. 購物車拆分

○ b. 提交訂單拆分

a, 購物車拆分

b,提交訂單拆分

2.2 單一交易主體的拆單(後臺拆分發貨單):

定義:後臺拆分發貨單,也就是消費者在單一商家下單後(或經過前臺拆單後變成了每個獨立交易主體的訂單),拆單實際拆的是發貨單,而不是消費者的實際訂單。

●這裏有一個誤區:即在提到拆單和合單時,經常說把消費者的原單拆開多個,或者多個合併成一個。這種方式既麻煩,又容易出錯,而且最關鍵的問題是,修改消費者訂單,對消費者的感知並不好。

●訂單拆分和合並是要解決什麼問題?

       (1)是要提升發貨效率和體驗,節約發貨成本,解決的是訂單分開發貨和合併發貨的問題,不是說 “訂單拆分” 把消費者訂單直接拆了。

      (2)如果真的拆了那簡直是一場災難,還需要考慮各種優惠的拆分,在退貨時要保證所有金額不出錯。        
      (3)在需要拆單的情況下,一定不要修改消費者訂單,而是根據一定的規則將消費者訂單生成多個發貨單,這樣就有了訂單和發貨單關係爲 1:N。    

     (4)1:N 釋義如下圖所示:下面爲之前下的一個訂單,商家分了多個倉發貨,有多個物流單號(已隱藏)圖片

a, 後臺拆分發貨單規則

1、是否多倉發貨 2、是否分批發貨案例:下圖爲盒馬鮮生的確認訂單頁,因商品不同(包裹 1 和包裹 2 的拆分可能是由於庫存問題,包裹 1 和包裹 3 拆分的原因應該是品類的原因,包裹 1 需要更精準的配送時間,包裹 3 則不需要),在下單時直接告知消費者會分多單配送:圖片3、是否需要人工拆單:當系統自動拆單規則不完善時,一般都需保留人工拆單的方式,在訂單審覈時將一部分商品先發貨。

03 總  結

總結:通過前臺拆單和後臺拆單的規則可以發現,前臺拆單規則明確,表現形式只有兩種:購物車拆分、提交訂單拆分。而在後臺拆單時,更多的結合實際場景,各種規則並不明確,可見後臺拆單邏輯更復雜。

●單一商家的發貨場景比較單一,一般不需要考慮設計的太複雜,可能不需要後臺拆單就能解決問題(即使只有一個交易主體,也可通過前臺拆單方式解決)。而作爲能夠提供倉儲物流服務的平臺方,則需要考慮更多,成本、時效、體驗都需要考慮。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clj81S9P63n5db1Kdu23z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