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s 分佈式鎖的 10 個坑

前言

日常開發中,經常會碰到秒殺搶購等業務。爲了避免併發請求造成的庫存超賣等問題,我們一般會用到Redis分佈式鎖。但是使用Redis分佈式鎖,很容易踩坑哦~ 本文田螺哥將給大家分析闡述,Redis分佈式鎖的10個坑~

  1. 非原子操作(setnx + expire)

一說到實現Redis的分佈式鎖,很多小夥伴馬上就會想到setnx+ expire命令。也就是說,先用setnx來搶鎖,如果搶到之後,再用expire給鎖設置一個過期時間。

僞代碼如下:

if(jedis.setnx(lock_key,lock_value) == 1){ //加鎖
    jedis.expire(lock_key,timeout); //設置過期時間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

這塊代碼是有坑的,因爲setnxexpire兩個命令是分開寫的,並不是原子操作!如果剛要執行完setnx加鎖,正要執行expire設置過期時間時,進程crash或者要重啓維護了,那麼這個鎖就 “長生不老” 了,別的線程永遠獲取不到鎖啦。

  1. 被別的客戶端請求覆蓋( setnx + value 爲過期時間)

爲了解決:發生異常時,鎖得不到釋放的問題。有小夥伴提出,可以把過期時間放到setnxvalue裏面。如果加鎖失敗,再拿出value值和當前系統時間校驗一下是否過期即可。僞代碼實現如下:

long expireTime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timeout; //系統時間+設置的超時時間
String expireTimeStr = String.valueOf(expireTime); //轉化爲String字符串

// 如果當前鎖不存在,返回加鎖成功
if (jedis.setnx(lock_key, expireTimeStr) == 1) {
        return true;
} 

// 如果鎖已經存在,獲取鎖的過期時間
String oldExpireTimreStr = jedis.get(lock_key);

// 如果獲取到的老的預期過期時間,小於系統當前時間,表示已經過期了
if (oldExpireTimreStr != null && Long.parseLong(oldExpireTimreStr)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 {

     //鎖已過期,獲取上一個鎖的過期時間,並設置現在鎖的過期時間(不瞭解redis的getSet命令的小夥伴,可以去官網看下哈)
    String oldValueStr = jedis.getSet(lock_key, expireTimeStr);
    
    if (oldValueStr != null && oldValueStr.equals(oldExpireTimreStr)) {
      //考慮多線程併發的情況,只有一個線程的設置值和當前值相同,它纔可以加鎖
      return true;
    }
}
        
//其他情況,均返回加鎖失敗
return false;
}

這種實現的方案,也是有坑的:如果鎖過期的時候,併發多個客戶端同時請求過來,都執行jedis.getSet(),最終只能有一個客戶端加鎖成功,但是該客戶端鎖的過期時間,可能被別的客戶端覆蓋

  1. 忘記設置過期時間

之前review代碼的時候,看到這樣實現的分佈式鎖,僞代碼

try{
  if(jedis.setnx(lock_key,lock_value) == 1){//加鎖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return true; //加鎖成功,處理完業務邏輯返回
  }
  return false; //加鎖失敗
} finally {
    unlock(lockKey);- //釋放鎖
}

這塊有什麼問題呢?是的,忘記設置過期時間了。如果程序在運行期間,機器突然掛了,代碼層面沒有走到finally代碼塊,即在宕機前,鎖並沒有被刪除掉,這樣的話,就沒辦法保證解鎖,所以這裏需要給lockKey加一個過期時間。注意哈,使用分佈式鎖,一定要設置過期時間哈

  1. 業務處理完,忘記釋放鎖

很多小夥伴,會使用Redisset指令擴展參數來實現分佈式鎖。

set指令擴展參數:SET key value[EX seconds][PX milliseconds][NX|XX]

- NX :表示key不存在的時候,才能set成功,也即保證只有第一個客戶端請求才能獲得鎖,
  而其他客戶端請求只能等其釋放鎖,才能獲取。
- EX seconds :設定key的過期時間,時間單位是秒。
- PX milliseconds: 設定key的過期時間,單位爲毫秒
- XX: 僅當key存在時設置值

小夥伴會寫出如下僞代碼:

if(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NX""PX", expireTime)==1){ //加鎖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return true; //加鎖成功,處理完業務邏輯返回
}
return false; //加鎖失敗

這塊僞代碼,初看覺得沒啥問題,但是細想,不太對呀。因爲忘記釋放鎖了!如果每次加鎖成功,都要等到超時時間才釋放鎖,是會有問題的。這樣程序不高效,應當每次處理完業務邏輯,都要釋放鎖

正例如下:

try{
  if(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NX""PX", expireTime)==1){//加鎖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return true; //加鎖成功,處理完業務邏輯返回
  }
  return false; //加鎖失敗
} finally {
    unlock(lockKey);- //釋放鎖
}
  1. B 的鎖被 A 給釋放了

我們來看下這塊僞代碼:

try{
  if(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NX""PX",expireTime)==1){//加鎖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return true; //加鎖成功,處理完業務邏輯返回
  }
  return false; //加鎖失敗
} finally {
    unlock(lockKey); //釋放鎖
}

大家覺得會有哪些坑呢?

假設在這樣的併發場景下:A、B兩個線程來嘗試給 Redis 的 keylockKey加鎖,A線程先拿到鎖(假如鎖超時時間是3秒後過期)。如果線程A執行的業務邏輯很耗時,超過了3秒還是沒有執行完。這時候,Redis會自動釋放lockKey鎖。剛好這時,線程B過來了,它就能搶到鎖了,開始執行它的業務邏輯,恰好這時,線程A執行完邏輯,去釋放鎖的時候,它就把B的鎖給釋放掉了。

正確的方式應該是,在用set擴展參數加鎖時,放多一個這個線程請求的唯一標記,比如requestId,然後釋放鎖的時候,判斷一下是不是剛剛的請求

try{
  if(jedis.set(lockKey, requestId, "NX""PX",expireTime)==1){//加鎖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return true; //加鎖成功,處理完業務邏輯返回
  }
  return false; //加鎖失敗
} finally {
    if (requestId.equals(jedis.get(lockKey))) { //判斷一下是不是自己的requestId
      unlock(lockKey);//釋放鎖
    }   
}
  1. 釋放鎖時,不是原子性

以上的這塊代碼,還是有坑:

   if (requestId.equals(jedis.get(lockKey))) { //判斷一下是不是自己的requestId
      unlock(lockKey);//釋放鎖
    }

因爲判斷是不是當前線程加的鎖和釋放鎖不是一個原子操作。如果調用unlock(lockKey)釋放鎖的時候,鎖已經過期,所以這把鎖已經可能已經不屬於當前客戶端,會解除他人加的鎖

因此,這個坑就是:判斷和刪除是兩個操作,不是原子的,有一致性問題。釋放鎖必須保證原子性,可以使用Redis+Lua腳本來完成,類似Lua腳本如下:

if redis.call('get',KEYS[1]) == ARGV[1] then 
   return redis.call('del',KEYS[1]) 
else
   return 0
end;
  1. 鎖過期釋放,業務沒執行完

加鎖後,如果超時了,Redis會自動釋放清除鎖,這樣有可能業務還沒處理完,鎖就提前釋放了。怎麼辦呢?

有些小夥伴認爲,稍微把鎖過期時間設置長一些就可以啦。其實我們設想一下,是否可以給獲得鎖的線程,開啓一個定時守護線程,每隔一段時間檢查鎖是否還存在,存在則對鎖的過期時間延長,防止鎖過期提前釋放。

當前開源框架 Redisson 解決了這個問題。我們一起來看下Redisson底層原理圖吧:

只要線程加鎖成功,就會啓動一個watch dog看門狗,它是一個後臺線程,會每隔10秒檢查一下,如果線程一還持有鎖,那麼就會不斷的延長鎖key的生存時間。因此,Redisson就是使用Redisson解決了鎖過期釋放,業務沒執行完問題

  1. Redis 分佈式鎖和 @transactional 一起使用失效

大家看下這塊僞代碼:

@Transactional
public void updateDB(int lockKey) {
  boolean lockFlag = redisLock.lock(lockKey);
  if (!lockFlag)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請稍後再試”);
  }
   doBusiness //業務邏輯處理
   redisLock.unlock(lockKey);
}

在事務中, 使用了Redis分佈式鎖. 這個方法一旦執行, 事務生效,接着就Redis分佈式鎖生效,代碼執行完後, 先釋放Redis分佈式鎖, 然後再提交事務數據,最後事務結束。在這個過程中, 事務沒有提交之前, 分佈式鎖已經被釋放,導致分佈式鎖失效

這是因爲:

springAop,會在updateDB方法之前開啓事務,之後再加鎖,當鎖住的代碼執行完成後,再提交事務,因此鎖住的代碼塊執行是在事務之內執行的,可以推斷在代碼塊執行完時,事務還未提交,鎖已經被釋放,此時其他線程拿到鎖之後進行鎖住的代碼塊,讀取的庫存數據不是最新的。

正確的實現方法, 可以在updateDB方法之前就上鎖,即還沒有開事務之前就加鎖,那麼就可以保證線程的安全性.

  1. 鎖可重入

前面討論的Redis分佈式鎖,都是不可重入的

所謂的不可重入,就是當前線程執行某個方法已經獲取了該鎖,那麼在方法中嘗試再次獲取鎖時,會阻塞,不可以再次獲得鎖。同一個人拿一個鎖 ,只能拿一次不能同時拿2次。

不可重入的分佈式鎖的話,是可以滿足絕大多數的業務場景。但是有時候一些業務場景,我們還是需要可重入的分佈式鎖,大家實現分佈式鎖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一下,你當前的業務場景是否需要可重入的分佈式鎖。

Redis只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就能實現重入鎖了:

實現一個可重入的分佈式鎖,我們可以參考JDKReentrantLock的設計思想。實際上,可以直接使用Redisson框架,它是支持可重入鎖的。

10.Redis 主從複製導致的坑

實現Redis分佈式鎖的話,要注意Redis主從複製的坑。因爲Redis一般都是集羣部署的:

如果線程一在Redismaster節點上拿到了鎖,但是加鎖的key還沒同步到slave節點。恰好這時,master節點發生故障,一個slave節點就會升級爲master節點。線程二就可以獲取同個key的鎖啦,但線程一也已經拿到鎖了,鎖的安全性就沒了。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Redis 作者 antirez 提出一種高級的分佈式鎖算法:RedlockRedlock核心思想是這樣的:

搞多個 Redis master 部署,以保證它們不會同時宕掉。並且這些 master 節點是完全相互獨立的,相互之間不存在數據同步。同時,需要確保在這多個 master 實例上,是與在 Redis 單實例,使用相同方法來獲取和釋放鎖。

我們假設當前有5Redis master節點,在5臺服務器上面運行這些Redis實例。

RedLock 的實現步驟如下:

  1. 獲取當前時間,以毫秒爲單位。

  2. 按順序向5master節點請求加鎖。客戶端設置網絡連接和響應超時時間,並且超時時間要小於鎖的失效時間。(假設鎖自動失效時間爲10秒,則超時時間一般在5-50毫秒之間, 我們就假設超時時間是50ms吧)。如果超時,跳過該master節點,儘快去嘗試下一個master節點。

  3. 客戶端使用當前時間減去開始獲取鎖時間(即步驟1記錄的時間),得到獲取鎖使用的時間。當且僅當超過一半(N/2+1,這裏是5/2+1=3個節點)的Redis master節點都獲得鎖,並且使用的時間小於鎖失效時間時,鎖纔算獲取成功。(如上圖,10s> 30ms+40ms+50ms+4m0s+50ms

  4. 如果取到了鎖,key的真正有效時間就變啦,需要減去獲取鎖所使用的時間。

  5. 如果獲取鎖失敗(沒有在至少N/2+1個master實例取到鎖,有或者獲取鎖時間已經超過了有效時間),客戶端要在所有的master節點上解鎖(即便有些master節點根本就沒有加鎖成功,也需要解鎖,以防止有些漏網之魚)。

簡化下步驟就是:

參考與感謝

作者:撿田螺的小男孩

來源:撿田螺的小男孩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89c_BYs5bJ0bm-L8H2bJx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