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是如何收發網絡包的?

作者:小林 coding

八股文網站:xiaolincoding.com

大家好,我是小林。

之前寫過一篇:你不好奇 Linux 是如何收發網絡包的? 文章。

當時有些地方寫的比較籠統,然後我「把 Linux 接收 + 發送網絡包的流程」這部分內容完善了下,現在重新分享給大家。

發車發車!

網絡模型

爲了使得多種設備能通過網絡相互通信,和爲了解決各種不同設備在網絡互聯中的兼容性問題。

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了開放式系統互聯通信參考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Reference Model),也就是 OSI 網絡模型。

該模型主要有 7 層,分別是應用層、表示層、會話層、傳輸層、網絡層、數據鏈路層以及物理層。

每一層負責的職能都不同,如下:

由於 OSI 模型實在太複雜,提出的也只是概念理論上的分層,並沒有提供具體的實現方案。

事實上,我們比較常見,也比較實用的是四層模型,即 TCP/IP 網絡模型,Linux 系統正是按照這套網絡模型來實現網絡協議棧的。

TCP/IP 網絡模型共有 4 層,分別是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和網絡接口層,每一層負責的職能如下:

TCP/IP 網絡模型相比 OSI 網絡模型簡化了不少,也更加易記,它們之間的關係如下圖:

不過,我們常說的七層和四層負載均衡,是用 OSI 網絡模型來描述的,七層對應的是應用層,四層對應的是傳輸層。


Linux 網絡協議棧

我們可以把自己的身體比作應用層中的數據,打底衣服比作傳輸層中的 TCP 頭,外套比作網絡層中 IP 頭,帽子和鞋子分別比作網絡接口層的幀頭和幀尾。

在冬天這個季節,當我們要從家裏出去玩的時候,自然要先穿個打底衣服,再套上保暖外套,最後穿上帽子和鞋子纔出門,這個過程就好像我們把 TCP 協議通信的網絡包發出去的時候,會把應用層的數據按照網絡協議棧層層封裝和處理。

你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到,應用層數據在每一層的封裝格式。

其中:

這些新增的頭部和尾部,都有各自的作用,也都是按照特定的協議格式填充,這每一層都增加了各自的協議頭,那自然網絡包的大小就增大了,但物理鏈路並不能傳輸任意大小的數據包,所以在以太網中,規定了最大傳輸單元(MTU)是 1500 字節,也就是規定了單次傳輸的最大 IP 包大小。

當網絡包超過 MTU 的大小,就會在網絡層分片,以確保分片後的 IP 包不會超過 MTU 大小,如果 MTU 越小,需要的分包就越多,那麼網絡吞吐能力就越差,相反的,如果 MTU 越大,需要的分包就越少,那麼網絡吞吐能力就越好。

知道了 TCP/IP 網絡模型,以及網絡包的封裝原理後,那麼 Linux 網絡協議棧的樣子,你想必猜到了大概,它其實就類似於 TCP/IP 的四層結構:

從上圖的的網絡協議棧,你可以看到:

Linux 接收網絡包的流程

網卡是計算機裏的一個硬件,專門負責接收和發送網絡包,當網卡接收到一個網絡包後,會通過 DMA 技術,將網絡包寫入到指定的內存地址,也就是寫入到 Ring Buffer ,這個是一個環形緩衝區,接着就會告訴操作系統這個網絡包已經到達。

那應該怎麼告訴操作系統這個網絡包已經到達了呢?

最簡單的一種方式就是觸發中斷,也就是每當網卡收到一個網絡包,就觸發一箇中斷告訴操作系統。

但是,這存在一個問題,在高性能網絡場景下,網絡包的數量會非常多,那麼就會觸發非常多的中斷,要知道當 CPU  收到了中斷,就會停下手裏的事情,而去處理這些網絡包,處理完畢後,纔會回去繼續其他事情,那麼頻繁地觸發中斷,則會導致 CPU 一直沒完沒了的處理中斷,而導致其他任務可能無法繼續前進,從而影響系統的整體效率。

所以爲了解決頻繁中斷帶來的性能開銷,Linux 內核在 2.6 版本中引入了 NAPI 機制,它是混合「中斷和輪詢」的方式來接收網絡包,它的核心概念就是不採用中斷的方式讀取數據,而是首先採用中斷喚醒數據接收的服務程序,然後 poll 的方法來輪詢數據。

因此,當有網絡包到達時,會通過 DMA 技術,將網絡包寫入到指定的內存地址,接着網卡向 CPU 發起硬件中斷,當 CPU 收到硬件中斷請求後,根據中斷表,調用已經註冊的中斷處理函數。

硬件中斷處理函數會做如下的事情:

至此,硬件中斷處理函數的工作就已經完成。

硬件中斷處理函數做的事情很少,主要耗時的工作都交給軟中斷處理函數了。

軟中斷的處理

內核中的 ksoftirqd 線程專門負責軟中斷的處理,當 ksoftirqd 內核線程收到軟中斷後,就會來輪詢處理數據。

ksoftirqd 線程會從 Ring Buffer 中獲取一個數據幀,用 sk_buff 表示,從而可以作爲一個網絡包交給網絡協議棧進行逐層處理。

網絡協議棧

首先,會先進入到網絡接口層,在這一層會檢查報文的合法性,如果不合法則丟棄,合法則會找出該網絡包的上層協議的類型,比如是 IPv4,還是 IPv6,接着再去掉幀頭和幀尾,然後交給網絡層。

到了網絡層,則取出 IP 包,判斷網絡包下一步的走向,比如是交給上層處理還是轉發出去。當確認這個網絡包要發送給本機後,就會從 IP 頭裏看看上一層協議的類型是 TCP 還是 UDP,接着去掉 IP 頭,然後交給傳輸層。

傳輸層取出 TCP 頭或 UDP 頭,根據四元組「源 IP、源端口、目的 IP、目的端口」 作爲標識,找出對應的 Socket,並把數據放到 Socket 的接收緩衝區。

最後,應用層程序調用 Socket 接口,將內核的 Socket 接收緩衝區的數據「拷貝」到應用層的緩衝區,然後喚醒用戶進程。

至此,一個網絡包的接收過程就已經結束了,你也可以從下圖左邊部分看到網絡包接收的流程,右邊部分剛好反過來,它是網絡包發送的流程。

Linux 發送網絡包的流程

如上圖的右半部分,發送網絡包的流程正好和接收流程相反。

首先,應用程序會調用 Socket 發送數據包的接口,由於這個是系統調用,所以會從用戶態陷入到內核態中的 Socket 層,內核會申請一個內核態的 sk_buff 內存,將用戶待發送的數據拷貝到 sk_buff 內存,並將其加入到發送緩衝區

接下來,網絡協議棧從 Socket 發送緩衝區中取出 sk_buff,並按照 TCP/IP 協議棧從上到下逐層處理。

如果使用的是 TCP 傳輸協議發送數據,那麼先拷貝一個新的 sk_buff 副本 ,這是因爲 sk_buff 後續在調用網絡層,最後到達網卡發送完成的時候,這個 sk_buff 會被釋放掉。而 TCP 協議是支持丟失重傳的,在收到對方的 ACK 之前,這個 sk_buff 不能被刪除。所以內核的做法就是每次調用網卡發送的時候,實際上傳遞出去的是 sk_buff 的一個拷貝,等收到 ACK 再真正刪除。

接着,對 sk_buff 填充 TCP 頭。這裏提一下,sk_buff 可以表示各個層的數據包,在應用層數據包叫 data,在 TCP 層我們稱爲 segment,在 IP 層我們叫 packet,在數據鏈路層稱爲 frame。

你可能會好奇,爲什麼全部數據包只用一個結構體來描述呢?協議棧採用的是分層結構,上層向下層傳遞數據時需要增加包頭,下層向上層數據時又需要去掉包頭,如果每一層都用一個結構體,那在層之間傳遞數據的時候,就要發生多次拷貝,這將大大降低 CPU 效率。

於是,爲了在層級之間傳遞數據時,不發生拷貝,只用 sk_buff 一個結構體來描述所有的網絡包,那它是如何做到的呢?是通過調整 sk_buff 中 data 的指針,比如:

你可以從下面這張圖看到,當發送報文時,data 指針的移動過程。

至此,傳輸層的工作也就都完成了。

然後交給網絡層,在網絡層裏會做這些工作:選取路由(確認下一跳的 IP)、填充 IP 頭、netfilter 過濾、對超過 MTU 大小的數據包進行分片。處理完這些工作後會交給網絡接口層處理。

網絡接口層會通過 ARP 協議獲得下一跳的 MAC 地址,然後對 sk_buff 填充幀頭和幀尾,接着將 sk_buff 放到網卡的發送隊列中。

這一些工作準備好後,會觸發「軟中斷」告訴網卡驅動程序,這裏有新的網絡包需要發送,驅動程序會從發送隊列中讀取 sk_buff,將這個 sk_buff 掛到 RingBuffer 中,接着將 sk_buff 數據映射到網卡可訪問的內存 DMA 區域,最後觸發真實的發送。

當數據發送完成以後,其實工作並沒有結束,因爲內存還沒有清理。當發送完成的時候,網卡設備會觸發一個硬中斷來釋放內存,主要是釋放 sk_buff 內存和清理  RingBuffer 內存。

最後,當收到這個 TCP 報文的 ACK 應答時,傳輸層就會釋放原始的 sk_buff 。

發送網絡數據的時候,涉及幾次內存拷貝操作?

第一次,調用發送數據的系統調用的時候,內核會申請一個內核態的 sk_buff 內存,將用戶待發送的數據拷貝到 sk_buff 內存,並將其加入到發送緩衝區。

第二次,在使用 TCP 傳輸協議的情況下,從傳輸層進入網絡層的時候,每一個 sk_buff 都會被克隆一個新的副本出來。副本 sk_buff 會被送往網絡層,等它發送完的時候就會釋放掉,然後原始的 sk_buff 還保留在傳輸層,目的是爲了實現 TCP 的可靠傳輸,等收到這個數據包的 ACK 時,纔會釋放原始的 sk_buff 。

第三次,當 IP 層發現 sk_buff 大於 MTU 時才需要進行。會再申請額外的 sk_buff,並將原來的 sk_buff 拷貝爲多個小的 sk_buff。

總結

電腦與電腦之間通常都是通過話網卡、交換機、路由器等網絡設備連接到一起,那由於網絡設備的異構性,國際標準化組織定義了一個七層的 OSI 網絡模型,但是這個模型由於比較複雜,實際應用中並沒有採用,而是採用了更爲簡化的 TCP/IP 模型,Linux 網絡協議棧就是按照了該模型來實現的。

TCP/IP 模型主要分爲應用層、傳輸層、網絡層、網絡接口層四層,每一層負責的職責都不同,這也是 Linux 網絡協議棧主要構成部分。

當應用程序通過 Socket 接口發送數據包,數據包會被網絡協議棧從上到下進行逐層處理後,纔會被送到網卡隊列中,隨後由網卡將網絡包發送出去。

而在接收網絡包時,同樣也要先經過網絡協議棧從下到上的逐層處理,最後纔會被送到應用程序。


參考資料: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RJp9s_shNckkHBqHsJTh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