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過程管理演進之路

職能團隊依據業務領域需要劃分爲跨職能團隊,怎麼讓團隊運轉起來?怎麼組織跨團隊的事情?怎麼提升團隊的自組織能力?怎麼了解團隊的效能情況?怎麼拉通價值流上的角色?本文爲你闡述團隊管理的進化、精細化之路。

團隊是什麼樣的?

我們的團隊分爲職能團隊和跨職能團隊。

圖片

組織架構上通過職能進行組織: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需要產研配合,在產品線上進行產品迭代開發。因此形成了跨職能的產線團隊,跨職能團隊由產品經理、開發、測試共同組成。

我們從哪裏開始?

過程導入

我們從職能團隊按照產品線重組了虛擬的跨職能產線團隊,那麼團隊形成後從哪裏開始呢?我們需要有一個基本的管理過程框架,讓團隊 RUN 起來,我們採用的是 Scrum 的框架。

圖片

Scrum 框架的要素總結起來叫 3-3-5-5:

3 個角色

產品經理(PO);Scrum Master;團隊(開發 + 測試)。

3 種交付物

產品需求池;迭代需求池;版本交付。

5 個活動

PO 將需求提在產品需求池中,經過評審、設計、迭代規劃(KO),進入迭代需求池;

採用雙週迭代的形式,交付版本,迭代週期和版本週期一致,都是兩週;

迭代中的每一天都有站會,以同步狀態、發現風險、解決障礙;

版本交付後有針對交付成果的評審會;

有針對迭代過程的回顧會。

5 大價值觀

承諾;專注;開放;尊重;勇氣。

過程導入中的物理看板

在引入框架初期,我們更多使用物理看板引導團隊進行各項活動,因爲物理看板有更強的交互感、代入感、儀式感,對於過程活動習慣養成很有利。

圖片

比如利用迭代看板進行每日站會:

團隊每日站會之後,我們會有一個 SOS 的站會,利用 SOS(Scrum of Scrum) 看板解決跨團隊、跨部門的風險預警、障礙解決:

標準化流程規範

經過一段時間的運行,就逐步形成了穩定的工作流,定義出從需求提出到上線運營的過程,在這些過程之上有一些規範。

圖片

特別是在角色間進行工作轉換的卡點上,爲了保證過程質量和效率,規範更爲重要:

這些卡點上的流程規範保證團隊在一定的規則下運轉,團隊有了很多共識,減少衝突、提高溝通效率和質量。

同時,我們在雙週迭代過程中也形成了一定的工作節奏:

這樣團隊對於工作節奏有了一個共識,跨團隊、跨部門也工作在相同的節奏中,對於協同效率非常有利。

至此,我們團隊運轉得應該就比較良好了,也會暴露一些問題,比較典型的跨團隊大粒度的事情怎麼組織。

怎麼組織跨團隊的大粒度事情?

組織或部門中往往有一些比較大粒度的需求,需要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有 deadline);這些事情往往是比較重要的,比如新產品特性攻堅、雙 11 大促支撐等。因爲重要,所以需要特別重視和對待,我們稱這些事情爲專項。

我們把專項相關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一個虛擬的專項團隊,方便把專項的過程、活動顯示出來。

圖片

實際運作過程中,通過一定的措施,讓專項需求實際在迭代團隊中交付:

通過專項虛擬團隊,我們既將專項過程好價值特別呈現,又將專項落地融入到迭代開發中,降低了管理成本。

如何提升團隊自組織能力?

技術 PM

過程導入初期,PMO 的同學到部門中引入過程框架,通過迭代活動,對團隊進行輔導,形成了穩定的過程規範和工作節奏。

伴隨團隊的逐漸成熟、團隊對於人才培養的需要、成員自身發展的需要,我們首先引入技術 PM 的角色。

技術 PM 從團隊中來,通常是研發同學擔任,主要承擔 Scrum Master 的職責,推動過程活動流暢進行,對迭代過程結果負責。在選擇的時候,通常跟職能部門 leader 共同商議,選擇有潛力的同學,作爲部門人才儲備。

技術 PM 在技術和管理方面都要有良好表現,在管理方面我們建立了技術 PM 的成長路徑、能力模型、評價反饋機制和長期培訓賦能計劃。

在團隊過程不斷成熟、發展的同時,不少同學後面順利成爲了團隊 Leader。

Owner 機制

除了技術 PM,我們還明確了幾種類型的 Owner:

領域 Owner

參與長週期、大粒度項目規劃;

價值分析、系統分析、架構設計;

對齊產品架構與技術架構。

項目 Owner

專項立項、項目團隊建立;

專項實施過程監控、協調、溝通;

項目結項評價、價值達成評價。

故事 Owner

需求評審、規劃、設計;

需求落地過程跟進;

需求價值達成評價。

這樣就形成在不同層次上事情都有人負責,分擔了管理壓力,提高管理的精細化水平和效率。在提升團隊主人翁意識的同時,提升了團隊自組織能力。

怎麼了解團隊的效能情況?

作爲部門或者團隊的 leader,經常會問這樣的問題:

想得到相對確切、量化的答案,我們需要數據支撐,而數據來自於團隊日常活動。

電子看板的引入

前面我們說在過程導入初期,使用物理看板,提升代入感、參與感,但過程數據除非人工記錄,就會丟失掉。

電子看板就很容易解決這個問題,我們來看看電子看板的優勢:

擴展電子看板應用

我們對電子看板進行了一些擴充的應用,Jira 是主要使用的電子看板。

圖片

利用 Jira 插件爲 Jira 本身進行了擴展

利用 BigPicture 進行項目規劃;

利用 ScriptRunner 進行數據搜索擴展;

利用 EasyBI 進行報表數據統計;

利用 WebHook 與釘釘等第三方系統連接。

與其他系統結合

與項目管理平臺結合,生成數據報表;

與質量管理平臺結合,將用例、測試過程與需求綁定;

與 CI/CD 系統連接,將代碼分支創建與需求綁定,打通價值流與 CI/CD PipeLine。

團隊視角的數據報告

有了電子看板的加持,我們就很容易回答部門 leader 的幾個問題了:

研發效能

剛纔我們聊的是從團隊、部門 leader 的角度對於團隊情況的分析、評價,這只是研發效能的一個場景視角。

研發效能整體上是爲了我們的過程能夠持續高效率、高質量交付有價值的需求。

圖片

通常通過多種類型的指標進行評價

質量;效率;能力。

可以從多種維度和場景進行評價

團隊組織層級:組織、部門、團隊各層級;

時間維度:迭代、月度等;

需求層次:專項、需求;

角色:根據角色特點呈現相關信息,比如技術 PM 對於過程的把控程度。

研發團隊是怎麼關注價值交付的?

研發過程與價值交付

我們在講效能的時候,更多時候在說效率、質量、工程能力,對於價值方面的關注往往被忽略,特別是研發團隊。

那麼我們來看看研發過程對於價值交付的關注是怎麼樣的。

需求設計階段

直接參與價值達成預估;

系統可實現性、人力成本預估,作爲成本體現在 ROI 分析中;

通過業務流程分析,映射到產品、技術架構,相互對齊;

對於系統失敗的損失進行風險預估。

研發落地階段

通過對質量、效率的關注,加速價值交付;

通過技術沉澱、技術創新加速業務孵化、築建業務壁壘;

通過大數據、算法、數據埋點等技術形式進行價值分析。

線上運營階段

數據採集、分析,評價價值達成情況;

數據協助產品 / 業務改進、決策;

保持穩定性、進行業務監控,保障業務價值持續、穩定輸出。

可以看到我們的研發活動與價值交付在每個階段都息息相關。

之前我們講 T 型人才觀,更多是對於跨技術棧能力培養,現在也包含了產品業務思維等軟實力的擴充,我們需要在團隊中樹立這樣的人才觀念。

拉通產研—目標、過程、價值

價值交付牽涉到端到端的協同,研發團隊需要與產品、業務團隊一起進行目標對齊、過程協同、價值評價。我們採用產研月會的形式,拉通雙方。

產研月會的主要內容有:

對齊目標

確定新項目的優先級和等級;

對齊階段性目標;

指導細粒度優先級;

指導迭代規劃。

同步進程

進行中項目完成狀態、風險;

階段總結項目過程及投入分佈;

跟蹤改進措施。

關注價值

量化分析項目達成情況;

分析成功或失敗的原因;

產生新的需求或改建措施;

產生產品,業務決策。

產研月會是階段性的拉通會議,可以在更長週期 OKR 目標制定拉通、指引下進行,形成自頂向下、不斷檢視、適時調整的良好循環。

我們得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管理框架?

圖片

我們從導入基本的 Scrum 框架開始,讓團隊在穩定的過程規範以及節奏下工作,提升了團隊內部以及跨團隊的協作;
引入電子看板,使得信息更透明、數據能記錄、對過程有更客觀的評價;
通過引入技術 PM、領域 Owner、故事 Owner、項目 Owner 在各個層次上發揮作用,提升了過程效率同時,提升團隊自組織能力、主人翁意識,也豐富了團隊的人才儲備;
通過產研月會,拉通產研的目標、過程、價值,延伸了過程端到端的協作;
通過豐富的效能指標、場景應用,客觀評價過程、發現問題、持續改進過程;
在這樣的管理框架下,我們的團隊能夠持續改進和進化。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Q9gczCwf8A_W1DBaEBs30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