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00 Star!知名日程安排工具的開源替代品
【導語】:Calendly 是一款自動日程安排工具,它可以讓用戶不再與他人聯繫,從而完成更多工作。比如:Calendly 的用戶可以不通過安排會議和約會的電子郵件和電話,就可以更快賣出更多的產品,並提供高質量的服務。
Calendly 這類工具創造了一種優雅而輕鬆的日程安排體驗,使用戶可以節省時間,給聯繫人留下深刻印象,並向繁忙的工作說再見。
今天文章介紹的開源工具 Calendso,就是 Calendly 的開源替代方案。
簡介
Calendly 和其他很多任務管理工具都有各自優點,它們極大地簡化了我們的生活,幫助我們管理商務會議,研討會,瑜伽課,甚至與家人打來的電話。但是,大多數工具在控制和自定義方面都非常有限,這就是 Calendso 的切入點。Calendso 提供託管服務,也可以由用戶自己部署託管,可以部署在自己的域中,完全控制事件和數據。Calendso 和 Calendly 的關係,類似於 GitLab 和 GitHub 的關係。
Calendso 具有以下功能特性:
-
支持用戶個性化定製。公開的 API、Webhooks 集成、自定義主題和社區驅動:
-
開源,歡迎任何人加入社區,一起構建最佳的開源通信協議:
-
用自己的方式構建。藉助自定義擴展程序,可以爲客戶提供更好的服務。預定會議後發送 ticket,7 天后發送跟進提醒,這些都沒問題。
-
沒有外國的標籤,Calendso 在設計上是白色標籤,無論是使用託管解決方案還是自行託管。可以地將 Calendso 納入業務中,同時仍然保持自己的品牌給客戶。
-
連接到喜歡的服務,Calendso 帶有大量集成,並且能夠爲那裏的任何平臺構建自定義集成。
項目地址是:
https://github.com/calendso/calendso
構建部署
-
環境準備。需要先準備好 Node.js、PostgreSQL 和 Yarn 環境。
-
部署安裝:
- clone 源代碼: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calendso/calendso.git
- 安裝依賴:
yarn install
-
將. env.example 複製到. env
-
配置. env 裏面的變量
DATABASE_URL='postgresql://<user>:<pass>@<db-host>:<db-port>'
GOOGLE_API_CREDENTIALS='secret'
- 使用 Prisma 模式設置數據庫
npx prisma db push --preview-feature
- 運行
yarn dev
- 打開 Prisma Studio 查看或修改數據庫內容:
npx prisma studio
-
單擊 User 添加新的用戶記錄。
-
填寫字段(使用 BCrypt 加密密碼),然後單擊 Save 1 Record 創建第一個用戶。
-
使用瀏覽器打開 http//localhost:3000,然後使用剛創建的第一位用戶登錄。
-
簡單使用官方提供了一個 demo 用來簡單嘗試使用,這裏嘗試創建一個備忘提醒。
-
獲取 Google API 憑據的步驟:
-
打開 Google API 控制檯。如果 Google Cloud 訂閱中沒有項目,則需要先創建一個項目,然後再繼續。在 “儀表板” 窗格下,選擇“啓用 APIS 和服務”。
-
在搜索框中,輸入日曆,選擇 Google Calendar API 搜索結果。
-
啓用所選的 API。
-
接下來,從側面窗格中選擇 OAuth 同意屏幕。選擇應用程序的應用程序類型, 後在首頁上輸入基本的應用程序詳細信息。
-
“範圍” 的第二頁上,選擇 “添加或刪除範圍”。搜索 Calendar.event 並選擇具有作用域值.../auth/calendar.events 的作用域,然後選擇 “更新”。
-
接下來,在 “測試用戶” 下,添加要使用的 Google 帳戶。
-
現在,從側窗格中選擇 “憑據”,然後選擇 “創建憑據”。選擇 OAuth 客戶端 ID 選項。
-
選擇 “Web 應用程序” 作爲“應用程序類型”。
-
在 “授權的重定向 URI” 下,選擇“添加 URI”,然後添加 /api/integrations/googlecalendar/callback 將 CALENDSO URL 替換爲運行應用程序的 URI。
-
密鑰將被創建,將被重定向回 “憑據” 頁面。在 OAuth 2.0 客戶端 ID 下選擇新生成的客戶端 ID。
-
選擇下載 JSON。複製此文件的內容,並將整個 JSON 字符串粘貼到. env 文件中,作爲 GOOGLE_API_CREDENTIALS 密鑰的值。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U_UAzHsXA8YPe8DhKaURB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