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我們需要 “社區”?

人從衆,當一羣興趣相同的人聚集到了一起,就有了社區。以 “社區” 爲基礎的產品形式幾乎貫穿了中文互聯網從萌芽到 PC,再到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全過程。爲什麼社區有如此強大的生命力呢?本文對此展開了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作者:**大淺,編輯:蒲凡

**微信公衆號:**互聯網指北

在互聯網的世界裏,“社區” 幾乎算得上最古早的產品形態之一。

早在 1991 年,一個叫羅伊的北京人用 Telnet 搭建了國內最早的 BBS 站點長城站開始,互聯網社區就開始飛速發展。

從 1995 年一羣學生在清華校園裏搭建的水木清華社區,到 1998 年一位老師用 600 元的工資供養的西祠衚衕;再到後來的天涯,虎撲、豆瓣、知乎;再加上如今正當風口的 B 站和快手。以 “社區” 爲基礎的產品形式幾乎貫穿了中文互聯網從萌芽到 PC,再到移動互聯網發展的全過程。

不過,社區產品雖然在中國互聯網的浪潮中歷久彌新,但一直以來,社區產品在互聯網的圈子裏其實都算不上最主流。原因在於,社區本是一個極重運營的東西,所以雖然人們喜歡它的用戶忠誠度和粘性,但卻又嫌它是苦活累活,賺錢效率低。

但就是在這種矛盾中,無論是今年 2 月份上市的快手,還是即將二次上市的 B 站,他們都在明確強調自己關於社區的定位。同時,也正是因爲這種定位,他們都被資本市場給予了極高的期望與估值。

所以,爲什麼被人們認爲是苦活兒累活兒的社區會被一再的強調,同時又被投資者看好;而又是爲什麼,讓社區在經歷了互聯網這麼多年的發展之後仍然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被內容消費者所需要呢?原因值得我們認真思考。

選擇與認同

是什麼讓社區在吸引所有人?人們爲什麼會懷念 2015 年前後的知乎,又爲什麼會吹捧如今的 B 站?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可能得討論一下,社區的本質究竟是什麼。

在維基百科上,關於社區一詞在當下的解釋爲,因爲共享共同價值觀或文化的人羣,居住於同一區域,以及從而衍生的互動影響而聚集在一起的社會單位。

根據這種定義,我們可以試着回顧那些一直被人們所懷念的社區產品,從這些產品的交集中,或許能夠找到一些關於社區本質的東西。

以早期的天涯論壇爲例。天涯社區曾經誕生過許多自發連載小說的創作者,產出了諸多如《鬼吹燈》、《明朝那些事兒》等經典作品;早期的知乎則是另一種集合,基於邀請制的精英式文化,以及隨之而來對待問題基於理性與較真的討論成爲吸引人們的關鍵。

相同的,早期即刻在 RSS 的基礎上建立了以圈子爲基礎的信息交流平臺,以及 B 站最初是依託於 ACG 文化凝聚了一小撮人,才藉以立足並發展壯大。

從這些產品中我們發現,一款好的社區產品它們往往都具有一種相同的氣質,那就是它們都擁有一種在同一文化基調下的,人與人之間的認同。

但這種認同不是無端建立的。理論上,人作爲一種社會化的動物,本能地會通過各種方式來找到與自己相似的人——這個本能推動着社區的形成,又被社區放大——於是通過用戶在這個社區中生產的內容(即 UGC 內容)爲載體,雪球越滾越大,核心越來越堅固。

於是依託內容表達,一部分人表現自己,他們輸出知識、觀點和價值理念,提出自己所關心的、熱愛的;而另一部分人閱讀這些內容,並以自己獨特的標準進行篩選。

在這樣的機制下,內容成爲人與人之間互相認同的方式,人們會因爲想要更好的自我表達而輸出更多優質的內容;而另一部分人也以找到與自己共鳴的內容爲標準,篩選的掉大部分的劣質內容。

而基於這樣的內容傳遞,社區會進行一種自我選擇,去蕪存菁,並最終形成屬於自己的文化氛圍與認同價值。

例如,早期的知乎人依靠專業性來討論問題,抖機靈並不被人們所待見,而專業性的回答往往又具有高門檻。因此知乎逐漸形成了專業、理性、較真的標籤。相同的,依靠電影評分、讀書與小組起家的豆瓣,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具有一種濃烈的文青氣質。

所以,優質內容的傳遞與選擇形成獨特的社區氛圍,而當這種社區氛圍形成之後,最終又會反過來驅動優質內容的生產。當這種良性循環開始了之後,社區的文化氛圍就會不斷的增強。

所以,撇開經濟效益不談,社區產品在互聯網內容上一直都存在着特殊的意義。即社區建立了生態,促進了互聯網優質內容的產生。同時,社區讓人在網絡的世界裏有了一個棲息之地,並讓大家在這裏找到一羣相似的,值得相互認同的人。

B 站、知乎或者即刻,之所以被許多網友認爲值得被珍惜,原因也在於此。因爲在其他社交平臺上,所謂的內容正在泥沙俱下。

例如,在微博上,或者傳統的門戶網站中,我們能看到最前沿、具有獨特價值的新聞內容,但同時,這些內容中也充斥了許多打破底線的娛樂八卦、標題黨,甚至於胡編亂造的東西。

在這樣的平臺中,因爲所涵蓋的東西過於大而全,而又沒有經過嚴格的篩選,所以人們很難再通過內容來獲得認同與被認同。這可能也是爲什麼,即刻在消失了兩年之後,仍然有一大堆的用戶等待的原因。

這在我看來,人們期待的很大程度上不是即刻這款產品,而是隨着這款產品帶來的相同文化認同的場所與隨之而來的人。

社區是如何煉成的?

雖然社區產品在互聯網發展的過程中十分重要,並且歷史上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社區產品,但真正穿越週期的卻沒有幾個。

我們都知道,對於社區而言,創作者是實打實的核心資產。但實際上,想要成就一個好的社區,僅僅掌握創作者還遠遠不夠。

例如,在 2006 年,天涯就曾因《明朝那些事兒》的突然躥紅而引發了一次轟動一時的屠版事件。在這次事件中,由於官方一味的維護成名較早的創作者以至處理時有失偏頗,從而導致社區氛圍出現裂痕。

之後到了 2010 年左右,因爲沒有跟上互聯網移動化的浪潮,再加上產品運營不力等問題,天涯社區的優質創作者開始陸續出走。同一時期,天涯社區的內容質量開始下降,用戶開始陸續向貼吧等其他平臺轉移。再往後,天涯社區逐漸泯然於衆。

(天涯明月事件處理公告)

與天涯命運相似的,2016 年上線的悟空問答一開始就被頭條寄予厚望。在當時的頭條看來,只要擁有足夠多的優質創作者,悟空問答就可以乘着知識付費的東風,一舉超過知乎,成爲國內問答的第一品牌。

爲了達成這個目標,頭條一方面斥巨資從知乎籤走了 300 大 V;另一方面又設立獎勵機制,對爲社區生產優質內容的答主進行金錢獎勵。

據當時參與的答主回憶,他在知乎寫了一年收入 18.23 元,其中有 10 塊還是快手紅包。但在悟空問答寫了三個月,不僅換了手機、買了單反,甚至賬戶上還能剩下三分之一。

但即便是如此大力度的金錢驅動,悟空問答仍然成績平平。那些從知乎轉戰悟空問答的優質答主,即使在 30 多萬展現的高流量扶持下,相關內容也僅有幾十個贊。以至於到 2021 年 2 月 3 日,悟空問答 APP 不得不選擇停止運營。

所以從上述的例子來看,優質社區平臺的形成和持續發展,並不僅僅依靠金錢和優質創作者這麼簡單。那既然如此,爲什麼 B 站、知乎又可以持續產生優質內容,並不斷吸引創作者和用戶呢?

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弄清楚,對於創作者而言:我爲什麼創作,又爲什麼選擇這裏創作。

根本上,驅動創作者創作的力量無非兩點,即內在的精神需要與外在的物質需求;正如我們前面所說,人是社會性動物,我們總是在尋找與自己一樣的人。再加上社區發展初期,幾乎不存在多大的商業變現價值。因此其實有理由相信,對於創作者來說,驅動他創作的動力,首先應該是一種基於外界認同的需要。

例如,在早期的 B 站,用戶因爲 ACG 文化而聚在一起。大家一起追番、一起刷劇,一起將彈幕打在公屏上。在這個過程中,有人想將自己喜歡的番劇安利給更多的人,所以他們開始搬運資源、翻譯字幕、製作視頻。

(B 站的彈幕)

所以,B 站的發展邏輯在於,先有認同,然後有內容、最終形成自己的社區文化並反哺社區的內容創作。但與 B 站不同,悟空問答則試圖依靠金錢強行撬動內容創作,然後依靠內容帶動文化的形成,它們試圖走一條與 B 站完全相反的路。

但悟空答卻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悟空問答有自己的用戶畫像,並且與知乎格格不入。

在他們將知乎大 V 挖來之前,悟空問答的用戶就已經形成了一種潛在的,與知乎完全不同的文化形式。所以在知乎大 V 到來之後,兩者其實是一種互不兼容的狀態。

這種狀態,對於用戶和大 V 來說,都像是在玩一款沒有迴應的單機遊戲。創作者的表達無法得到迴應,讀者的閱讀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最終一個失去了繼續表達的慾望,另一個失去了繼續使用這款產品的理由。所以,當補貼結束之後,用戶和創作者紛紛作鳥獸散也就無可厚非了。

當然,我們不可否認的是,社區平臺中有創作者爲了認同,那麼也就會有創作者爲了金錢,而這特別是在一個平臺爆發出自己的商業價值之後,尤其如此。例如如今的知乎就常常因爲抖機靈、寫段子、編故事的人太多而被用戶各種花式吐槽。

但在我們看來,這種因爲商業化帶來的對社區文化的消融其實是有限的。我們知道,一個社區的商業化,一定是在這個社區成熟了之後纔開始的。而這個時候,社區其實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和價值判斷。而當這種獨特的文化和價值判斷產生了之後,社區也就有了一種獨立的隱形的規則。

因此,後面那些因爲金錢而進入的創作者,他們或許會帶着其他創作平臺獨有的風格,或許會有工業化的內容生產模式,但無論他們採用何種創作風格,創作何種內容,他們最終需要面對的,都是如何去適應當前平臺的這種隱形規則。

因爲他們如果不適應,那就無法在這個社區裏獲得用戶的認同和喜愛。這就像快手的視頻很難在抖音出圈,而西瓜視頻的內容又很難與 B 站兼容一樣。

不過,雖然社區的隱形規則對社區具有一定的自我保護,但一個社區氛圍的保護和運營也不能單單依靠這種自我保護。事實上,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社區管理者對社區規則的樹立與價值判斷也尤爲重要。

一般來說,這種規則與價值判斷分爲兩類,其中一類是社區對於用戶的選擇,另一類是社區對於內容的選擇,兩者共同構成了支撐社區持續發展的基礎。

例如知乎,其第一批創作者來自創始團隊一個人一個人的郵件邀請。這導致了在早期知乎的用戶畫像主要以投資人、媒體人以及 IT 從業者爲主,而這也成爲了知乎理性、較真、精英文化的源頭。

B 站也同樣如此。早期的 B 站一直採用限時開放的註冊模式,而且註冊成功之後用戶還只是普通會員,不能參與社區的彈幕與討論。而要成爲正式會員,用戶則還需要回答 100 道題,分數及格之後才能轉正。

B 站嚴格的進入機制保證了用戶的純粹,同時也加強了用戶與用戶之間產生聯繫,獲得認同的幾率。以至於到今天,雖然 B 站已經開始了全面的 “破圈運動”,但答題轉正的模式仍然沒有改變。

B 站依靠答題來篩選用戶,走出了知乎依靠熟人關係引流不一樣的道路。同時,B 站還與知乎不同的是,知乎的文字創作門檻相對較低,以至於到後來出現了很多 “濫竽充數” 的內容。但 B 作爲“視頻社區”,其較高的製作門檻也成爲另一種對待用戶與內容的自然選擇。

如果說,對於用戶的選擇決定了社區的開始能有多高,那麼平臺對於內容的選擇則決定了未來這個社區能走多遠。

我們仍以 B 站爲例,因爲我們在知乎上發現有一位作者分享的一段 B 站泄露的推薦算法代碼。

從這個代碼中我們可以看到,目前 B 站對於博主們的視頻推薦權重排序是:硬幣、收藏、彈幕、評論、播放量、點贊數、分享數、更新時間。而對專欄文章的推薦權重則是:硬幣、收藏、評論、閱讀量、點贊數、分享數、更新時間。

顯而易見,對 B 站來說,內容推薦最看重的是內容獲得硬幣的多少。這背後來源於於 B 站獨特的硬幣機制。用戶通過每日登錄、做任務等方式獲得硬幣,然後將其投給打動自己的作品。因爲整體上硬幣是有限的,所以用戶在投放時往往慎之又慎,以至於我們經常會在 B 站看到 “下次一定” 這樣的彈幕。

用戶對待硬幣投放的嚴謹態度,幫助 B 站篩選出受用戶歡迎的內容。而緊隨硬幣之後,收藏、彈幕、評論則成爲 B 站評定內容的另一個標準。重視收藏,意味着 B 站重視內容的質量;而重視評論,則意味着重視人與人之間的互動。

所以打動用戶、值得收藏、能夠引起話題成爲 B 站衡量內容的三個維度,而這也成爲了 B 站持續生產優質內容原因。

而與此相反,知乎雖然也保持早期的內容價值判斷,但由於文字創作門檻低,以及內容運營上的價值把握和實際需要的不同,導致划水的內容越來越多,而最終被用戶吐槽。

所以,我們在最後再回過頭來,一個社區要保持活力,重要的是建立基於同一文化基調下的,人與人之間的認同。而這種認同的建立,又來源於內容的選擇與傳遞。

而當社區認同形成社區獨特的文化氛圍,再加上科學的,秉持社區價值的內容選擇與傳遞機制,讓優質內容驅動社區文化的建立,社區文化又反過來驅動優質內容的產生,則社區也就開始了一個良性循環。

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中國互聯網的開端,到如今移動互聯網的繁榮,中國互聯網的社區產品幾經變遷,內容的傳播形式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其中,有些產品死掉了,有些產品從輝煌的巔峯跌落然後變得默默無聞,還有些產品到今天仍然掙扎在商業化與內容價值之間。

在未來,具有更豐富的信息傳遞優勢的視頻將越來越多的佔據人們的時間。但無論時代怎樣變化,一個能夠讓人們找到認同,實現價值的社區都永遠會被需要。

而這纔是,儘管社區不是最賺錢的,但 B 站依然在整個內容視頻化浪潮中,成爲稀有標的根本價值。

本文由 Readfog 進行 AMP 轉碼,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_CPcoTGGxrHvv1TVD-DyGA